
车马坑内的马骨还清晰可见

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青铜器
今年71岁的村民石立高世代生活在崮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几年前景区开发,他们才搬到山下。“听祖辈们讲,他们生活的崮为纪王崮,其中一个南北狭长的土包为纪王墓,另一个土包为妃子墓,两墓遥相呼应。”他笑着说,“这些不过都是传说而已,因为几年前省里的考古专家来勘查过那两个土包,并没有确定那两座便是古墓。”
或许,老百姓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真的要就此告一段落了。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纪王战败后带着如此多的贵重物品在如此高海拔又缺水的地方定居很难,但沂水纪王崮春秋古墓的主人究竟是哪个国家的人,考古专家并未能给出肯定的答复,甚至连性别也难以确定。
这一切必须要等到发现主棺内墓主人的遗骨后才能一探究竟,但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主棺清理几乎已经见底,甚至各种用作项链的配饰都已出土,但却始终见不到墓主的遗骨。
随葬品丰富 仅次于天子
据现场考古专家李建介绍,随着古墓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仅是已经发现的三套编钟以及七鼎下葬,就足以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尊贵无疑。“在古代陪葬中,编钟作为礼器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象征,古代编钟的下葬数量是有着严格规定的,按照春秋时期‘四套天子,三套诸侯’的编钟陪葬制度推断,春秋古墓中出土的三套编钟基本可以佐证墓主人的身份。”李健告诉记者,“至少是诸侯身份”。
此外,在考古过程中发现的陪葬品中除了出土了象征身份的编钟之外,七个青铜古鼎的发现也让考古队员颇为惊喜。根据古代的制度,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诸侯用七鼎,这是根据古代的制度,古代的上层贵族是靠这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尊贵地位。在李建看来,这些保存相对完好的鼎,器型大气,做工考究精良,至少也能说明这不是普通级别官员的陪葬规格。
另外,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有不少依然是墓主人权力的象征。其中青铜戣的造型与中原地区不同,是一种通常在南方地区出现的戣类兵器。"更难得的是,在这件青铜器的旁边又发现了一个玉戈。玉戈在春秋时期已经不具备作战武器的功用,而是用作仪仗,是权力的象征。"李建告诉记者,出土文物中,同样象征权力的器物还有带有龙头的钺,“一种形似斧头的兵器,也可以叫做杖,也代表权力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