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决定,采用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州,长沙开展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5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试点。对交售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消费者,原则上按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分品种确定最高补贴额度;对回收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送到拆解处理企业的运输费用,给予定额补贴。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资金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8.着手制订2009-2015年发展专项规划
目前,工业信息化部已委托再生金属分会制定2009-2015年《再生铜产业专项规划》、《再生铝产业专项规划》、《再生铅产业专项规划》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国内再生资源交易专项规划》,配合专项规划出台《再生金属行业准入条件》。
专项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支持规模企业加快技改,淘汰落后。一方面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保持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指导2009-2015年再生金属产业规范发展。
(四)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建设迅速发展
2002年9月,环境保护部门污控司在宁波召开了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座谈会,会上就加工园区的发展方向,园区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认为为了指导加工园区的建设,应尽快制定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指导意见。受环境保护部污控司的委托,再生金属分会于2003年初完成了《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公布了《关于促进对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电机圈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05年公布了《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圈区管理”将是中国废旧金属拆解行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中国已建成了15个再生金属进口拆解加工园区和6个大型国内废旧金属回收交易市场。加工园区处理的废金属占到中国进口废金属总量的50%以上。这些园区和市场都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管理和资源聚集,更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形象。目前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水平与国外先进同行业相比已有许多领先的地方。
目前已有宁波镇海、江苏太仓、福建漳州、浙江台州和天津子牙建设了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部又在2006年和2007年发文同意河北文安、广东江门、肇庆和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和玉林,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批准江苏张家港建设废汽车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此外,一些专业化的园区如安徽界首的再生铅、江西丰城的再生铅、湖南永兴的贵金属园区也都在加紧建设。
环境保护部在2003年发文确定了浙江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国家环保部试点园区,在2007年授予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为国家环保部“园区管理”园区,山东烟台、广东肇庆、河北文安园区于2007年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验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种废旧物资如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大量产生、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回收利用网络逐步淡化,遍布全国城市的物资系统和供销系统的垂直管理体制已被打破而新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2003年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国旧货行业发展的意见》,取消了废旧物资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不管具备什么条件,都纷纷从事废旧物资经营,导致真个行业鱼龙混杂,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换乱。
随着国内回收业的兴起,各种类别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像雨后春笋似地发展起来,中国已兴起了河北保定、浙江永康、湖南汨罗、河南长葛、山东临沂、四川天津、广东南海等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此外,一些专业化的园区如安徽界首的再生铅、江西丰城的再生铝、湖南永兴的贵金属园区也在加速建设发展。这些地区的回收以民营企业为主完全靠自发形成,以回收国内产生的各类废旧物资为主营业务,进行简单的拆解和分类后即出售,从中赚取微薄的市场差价。
为了规范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市场的发展,商务部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在全国26个城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将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机制,建立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宣传教育培训和规范行业监督管理等工作。
(五)国家交流成果丰硕
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国家化程度较高,中国每年进口废铜、铝等金属800万吨,占全球流通领域的1/3以上。再生金属分会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为推动再生金属产业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1)积极与国际回收局(BIR)、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ISRI)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再生资源行业组织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沟通协作关系。每年组织中国再生金属企业考察团到国外考察交流。作为国内最大的再生金属行业出国考察团,2008年度考察团已有近40家企业60余位代表赴美国和欧洲进行商务考察活动,参加了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年会、国际回收局2008年春季会议于展会,并对国外大型料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美国考察期间,中国再生金属企业进行了座谈,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出国考察在促进中国再生金属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了解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9年4月5月,再生金属分会继续组团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ISRI会议和在迪拜召开的BIR会议,并组织企业参观了美国、英国和阿联酋的知名废金属供货和生产企业,帮助国内再生金属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贸易环境下建立了新的供求渠道。通过出国考察,再生金属分会加强了与国际回收局和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等国际组织的沟通,并与英国废金属回收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增进了双方的友谊。
(2)连续八届成功举办的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和展览交易会。已成为世界上最隆重的再生金属行业专业论坛之一及规模最大的再生金属行业专业展。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国内外诸多论坛、展览被迫取消或减小规模,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再生金属论坛及展览会依然达到860人参会规模,其中近240名外宾参加,参展企业数量更是创造历史新高。
论坛期间,再生金属分会、国际回收局、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再生金属进出口贸易座谈会”,就维护国际非金属贸易秩序发起了倡议,并达成共识,为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应对严峻经济形势的挑战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和沟通平台。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和展览交易会已经成为再生金属分会的品牌会展,也已成为国内外再生金属同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3)注重培养国际事务处理能力,为促进与国外同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帮助国内外企业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加强再生金属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建立了海外再生金属企业俱乐部。从2007年开始,再生金属分会每年在美国组织召开“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报告会”,是境外企业更加充分的了解中国的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状况。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废金属进口贸易纠纷增加,有些海外组织和企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干涉,并要对中国进口废金属采取制裁措施。再生金属分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查,在了解事实真相后,与海外组织进行沟通,并通过海外媒体进行澄清,在较短的时间内平息了事件,并稳定了废金属进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