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旧货网小编整理报道:“互联网+”对传统林浆纸企业的影响
作为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方向,“互联网+”已被列入国家顶层设计方案,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传统行业将要全面拥抱互联网。在这场产业升级的战斗中,造纸企业将如何使用好“互联网+”这个“新装备”,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则需提前拿出预案。
在互联网游戏中,没有好的装备就很难通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由于缺少“新装备”而跟不上市场的发展,结果同样是“游戏结束”。然而现实情况是,被贴上“资深传统行业”标签的造纸行业与互联网交情尚浅,行业中“触网”的纸企更是寥寥无几。
面对“互联网+”,造纸行业将如何升级?答案尚不明了。但是,在这场产业升级的战斗中,造纸企业将如何使用好“互联网+”这个“新装备”,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则需提前拿出预案。
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那么传统造纸+互联网在未来将会是什么?
“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催促着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浆纸分会秘书长、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明武表示,“互联网+”对传统林浆纸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打开原先封闭的生产模式。“互联网+”对产品需求更加个性化、对销售模式的要求更为便捷多样。因此,未来的主流模式将会是产业订购模式,从而对从事现代加工类林浆纸企业的产销要求更加精准,对设备先进程度、资源优良程度和销售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大提升。因此,林浆纸企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封闭型的大规模生产将终结,向互联网时代全面转型。
在全球经济低迷成常态下,造纸行业一直以来还饱受着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纸企保住收益已然成为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近年来,造纸企业跨界成长成为行业寻找利润的普遍现象,而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这些新技术应用包括“互联网+”、国际化等新领域形成。
如何面对“互联网+”,以及如何布局和保持怎样的节奏?在第二届RISI中国纸包装高峰论坛上,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造纸轻工行业高级分析师屠亦婷就提出,纸包装企业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要布局“互联网+”与“服务型制造”。
一直以来,传统造纸企业是由工厂发起的B2C模式,是先有产品再有消费。企业都是以制造为核心,而控制成本的思维是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成本为下游创造收益。而互联网思维是要打破以前的传统思维模式,由消费者发起的C2B模式,是先有订单和需求,之后是产品,企业以服务为核心。这种订单模式不仅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而且还能极大地节约社会成本和运营成本,企业还能通过为下游创造更多价值点而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造纸企业正确使用“互联网+”,要从改变思维开始。
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处可见的互联网,生活工作科技处处都有它的存在,体现出互联网对我们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