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旧货网首页
中国旧货网,网上二手市场,废旧物资,企业库存,买卖,采购,求租,出租信息。内容加载中……
全部行业
行业二手信息,发布求购出售二手车,废旧电机,工程机械设备,内容加载中……
服务项目
免费发布二手信息,求租出租工程机,械设备,汽车。内容加载中……
手机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51旧货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知识百科> > 旧货知识>正文
家电以旧换新 企业建议“补网”
https://www.51jiuhuo.com 来源:中国家电网 时间:2010/2/6 11:51:25 浏览:422次

一项政策的执行,就像过“筛网”,筛网大小均匀一致,筛过的沙子效果也最佳,反之,大小参差,杂乱无序。政策亦如此,制度制定越完善,执行力就越强。
  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家电以旧换新”的这张“筛网”似乎还有不少漏洞。

  政策标准不统一 市场推动力弱

  根据家电以旧换新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截至1月24日,9个试点省市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520.3万台,销售额达205.6亿元,回收五大类旧家电572.1万台。1月前三周新家电销售量、销售额和旧家电回收量与上月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3.5%、92.1%和86.4%。

  从政策的性质来看,“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是一个惠及面广、适应性强的财政补贴政策,从执行效果来看,“家电以旧换新”对拉动内需的作用也初步显现。

  但从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部分企业目前反馈的意见情况来看,相比“家电下乡”和政策,无论是从市场层面还是生产制造层面,“家电以旧换新”比预期还有一定差距,政策的拉动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意见认为,造成目前这一不利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以旧换新工作的市场推动力量较为薄弱,各地政策缺乏统一标准。

  据了解,目前只有部分大型流通企业和全国性连锁卖场在积极推动,而作为家电行业主导力量的生产制造企业和中小型销售企业,对“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力度相比其他政策普遍不足。

  对于企业的这种态度,广东一家知名家电企业高层人士认为,并非生产制造企业和中小型销售企业参与不积极,而是因为目前各地政策设计制约了该类企业无法全面投入参与。

  该企业人士表示,目前以旧换新政策销售环节和回收环节企业进入门槛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且全国各地标准不一,使得众多全国性大型知名家电生产制造企业和地方中小型销售企业都进入不了销售和回收环节。

  此外,由于销售-回收-拆解整个链条在某些环节上没有完全打通,回收企业利益得不到保障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诸多因素成为目前影响以旧换新工作不能全面激发并实现突破的主要原因。

  推广环节障碍多 企业工作开展遇阻

  由于政策标准不一,企业在执行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

  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在部分区域“家电以旧换新”招投标要求过高,存在明显排斥中、小型销售企业(如地级综合卖场、品牌专卖店、县级小型卖场)的行为。如北京、南京等许多区域,北京要求参与投标企业有5000万注册资金、南京要求零售企业年销售额4000万及600平米经营面积等条件。

  在备案的过程中,各区域县级经贸局的备案要求不一,导致备案困难。部分偏远区域的县级经贸局以各种理由(如:以还没有收到上级指示为借口等)拒绝或者延迟给网点备案。

  部分区域的补贴领取政策各异,如部分地方财局就规定当地的网点只能去中标企业注册地财局领补贴,导致当地备案在异地中标企业的网点拿不到任何补贴。

  国家兑付销售补贴、运费补贴的速度慢,企业垫资严重。特别是运费补贴和旧货销售款,在许多区域,政策施行至今企业还未收到一分补贴。

  纯回收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较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回收企业面临消费者交旧的限价和拆解企业收旧的压价,盈利空间微薄;二是拆解企业要求回收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导致回收企业利润进一步缩减。其次,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旧货买卖只能开普通发票,拆解企业要求开增值税发票违反了国家税法。三是在某些区域,拆解企业过少,覆盖范围小,回收后的送旧成本高。

  企业建议“补网”

  事实上,跟“家电下乡”最初的试行类似,“家电以旧换新”在试行伊始越早显露这些问题,越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尽早完善政策制定。

  而企业根据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也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各项建议,这些建议包括:

  尽快启动“以旧换新”全国的推广工作,改变前期以省为单位、各省市标准不一的组织方式,对“以旧换新”进行全国性的招投标工作,统一各项政策标准。

  把“以旧换新”的业务推动承接主体由前期的大型销售企业转变为生产制造性企业。根据目前中国家电业的特点,生产制造性企业是家电行业整个产业链的主导环节,具有更强大、覆盖更广的销售网络,有更为有利的产业背景作为“以旧换新”工作推动的业务承担主体。

  在销售环节采取“宽进严出”的策略,放宽销售企业准入门槛,让数量众多的中小型销售企业也能参与,同时为保障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可以加大对“以旧换新”工作的监察和惩处力度。

  让对家电产品性能、材料及结构更为熟悉的生产制造企业,参与到对应产品的拆解环节工作。

  国家财政加快销售、运费补贴兑现,监督拆解企业及早兑现补贴。

  国家加强政策宣传,让消费者了解“以旧换新”是国家行为,引导舆论方向。

  无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回收企业,还是广大消费者,一项“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串联起了各方共同的利益。如果将“家电以旧换新”的这张“筛网”存在的漏洞修补完善,提高政策的市场推动力,相信“利国利民”这四字的真正意义才会实现。

关于旧货中国(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竞价广告位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2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