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在2015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长征”路上永无止境》,全文如下:
2014年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独立完成双百次宇航发射的国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巴西总统罗塞夫的贺电中指出:“04星成功发射,恰逢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00次发射,展示了两国科技合作最新成果和水平。”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任务,对维护国家空间安全和利益、增强我国政治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征火箭奠定航天发展基石
“航天发展,运载先行”。运载火箭技术决定着一个国家进入空间的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是显著提升国家航天科技整体水平的必要保证,是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维护国家空间权益、形成和保持空间威慑的战略基础,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45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重大跨越,研制形成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4个系列13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先后把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250余颗国内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实现第二个100次发射仅用了7年,发射成功率从前100次的93%提升到后100次的98%,发射能力和发射成功率都得到极大提升。
中国运载火箭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顽强拼搏的自立自强之路,克服西方技术封锁、关键产品禁运、发射服务限制等各种困难,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较短的时间构建了一套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备完备的科研生产体系。二是始终坚持走科学管理、精益求精的务实发展之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强化质量至上理念,从预研论证到型号设计、从科研生产到发射试验、从项目管理到体制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航天科技工业发展道路。三是始终坚持走敢为人先、勇于登攀的创新超越之路,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攻克了助推捆绑火箭、低温推进技术等多个国际航天界公认的尖端课题,掌握了多次启动、跷振(POGO)抑制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火箭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创新驱动提升航天技术水平
近年来,美国、俄罗斯等世界航天强国均把发展先进的航天运载技术确立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纷纷制定和出台了多项推动空间技术发展的航天政策和规划。美国重型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已转入详细设计和制造阶段,俄罗斯计划在2030年前研制出重型运载火箭并实现载人登月。我国运载火箭事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运载火箭型谱需要不断完善,火箭发动机、大直径箭体结构等关键技术基础需要不断夯实,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研制新模式有待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