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奥组委兑奖”的网络诈骗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要求北京警方迅速破案,在海南儋州,一位学生估计,像他这样从事“作吃”的学生为数不少,来自“我们班就有3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干两年了”。
“08-9888-06****”。乍看起来,这组数字像一串神秘的代码,如果再仔细琢磨,又像是国外的一个特别电话号码。“换个角度看一下。”温春阳像动手破解一道数学题,将它熟练地重组为“0898-8806****”??“0898是海南省区号,8806****是一个小灵通电话号码,而有可能就是儋州的。”温春阳肯定地说。温春阳是海南省儋州市公安局刑警。这组神秘数字来源于一家叫“北京2008年奥运抽奖活动”的网站(http://****.com.ay8.name/1.html)。在网页右上方置有举着奥运火炬的刘翔图片,还有一段奥委会官员发言的视频和几套29届北京奥运会纪念币的照片。在获奖查询窗口填完“输入中奖验证码”后,网站提示拨打“领奖业务电话08-9888-06****”,“365×24小时全天候客户服务”。刑警温春阳太熟悉这类手法了,“这是一家以‘奥运抽奖’为名的网络诈骗网站”。在过去3年的办案经历中,温春阳对类似“李鬼”网站司空见惯,倒是交手的幕后人物屡屡让他吃惊,“他们绝大部分是青少年,甚至还有些是小学生。”
“奥运题材”成网骗新鱼饵
2007年8月的一天,来自北京的3名刑警秘密飞抵海口,他们肩负一项特殊的任务。甫一下飞机,一行三人便与海南省公安厅网警汇合,直奔150公里之外的儋州市。8月22日,擅长网络技术的温春阳接到上级命令,协助北京警方调查一起网络诈骗案。究竟是什么样的大要案件,北京警方为何不惜千里跋涉,亲赴儋州这样一个小城来调查?这其实是一起蹊跷的网络诈骗案。今年7月,有网友收到中奖信息,称自己在“奥组委抽奖活动中,抽中了38000元奖金和两张奥运会门票大奖”。“奥组委兑奖网站”还要求,领奖者需要先缴纳180元手续费和1000元代扣税。为了增加真实性,该兑奖网站甚至还将所谓的奥组委“财务部主任、颁奖部主任”的照片和身份证号码放在网页上。但29届北京奥组委否认有此项活动。
“假冒奥组委兑奖”的网络诈骗引起了中央高层关注,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要求北京警方迅速破案。 8月22日,儋州、北京两地警方联合抓获犯罪嫌疑人。这位20岁年轻人是儋州一家电脑行的老板,他以“奥组委”名义,利用“中奖奥运会门票”骗取2名受害者共计3000元。8月25日,该嫌疑人被带回北京继续审讯。“这是我们查获的第一起奥运题材的网络诈骗案。”儋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王俊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除了这起奥运题材网络诈骗案,儋州警方在今年7月还破获单起数额最大的网络诈骗案。7月12日,山东邹城市一位13岁的女孩于小青,接到中奖三星笔记本电脑的虚假腾讯QQ信息后,汇出手续费2450元。此时,身在儋州的王祖琼开始从朋友处接手这场骗局,“收入与朋友四六分成”。“要领奖需交5000元办张无线上网卡。”发现于小青的钱易骗,王祖琼不断抬高“兑奖”的价码,“1万元的网络购置税、8000元的媒体费……”缺乏判断力的于小青一心想着奖品,不断地满足王祖琼的要求。当于小青第5次打来电话时,王祖琼说她的汇款单号中了“价值4.5万元的QQ汽车,但需要交3万元押金,可退还”。拿到3万元后,王祖琼又炮制一个更大“谎言”:你中的是25万元的上海大众汽车,须先交保证金10万。于小青最终什么奖品也没拿到,她在父亲的陪同下报了警。48小时后,温春阳和同事找到王祖琼,被骗的18.3万元也如数追回。王俊民说,从2005年儋州开始零星出现网络诈骗以来,2006年是一个网络诈骗的高潮。来自海南省公安厅的数据同样证实这一点:截至今年7月底,海南省公安机关共收到1724名受害者举报网络诈骗,涉案金额达一百多万元。仅海口市公安局网监处,已接到全国各地六百多宗网络诈骗报案,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有外籍华人。
“作吃”、“发手”与“枪手”
每天上午10点左右,22岁的王银河和4个朋友开始到网吧“上班”,“一个人操作3台电脑,疯狂发送中奖信息,一天发几千条”。“一般要求中奖人缴纳850-950元的手续费。”王银河把那些网民的上当叫“中一枪”,“我们有5个‘枪手’,专门在宾馆接听电话,就是要千方百计吸引网友‘中二枪’。为了方便,王银河在宾馆包房,给大家吃住,“每天吃住成本要400-500元”。而他们的“生意”则靠运气,“1000个人中总会有三四个上当的打电话来”。在短短半年里,王银河和他的朋友们“空手套白狼”,骗取资金达二十多万元。生意最好的时候,因为学生“发手”短缺,一些饭店的女服务员也被雇去“发信息”。不久前,《海南日报》驻儋州记者站记者孙乐明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叫杨德康的父亲称他的儿子杨敏已经“失踪”9天,他怀疑被人雇去搞网络诈骗。此前,一个朋友曾打电话给杨德康,让他儿子帮忙上网发虚假中奖信息,但被杨德康拒绝。消失10天后,杨敏自行返回家中。杨敏,12岁,儋州市那大镇第二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失踪”的10天里,他和同学一起去“作吃”(在儋州方言里,意指“自食其力、谋生”)。杨敏眼中的“谋生”,就是和同学一起帮“染着黄发、开着轿车”的老板,到网吧发虚假中奖信息。他们的待遇是“每天包吃包住,还可以拿到20-30元的劳务费”。类似杨敏这样的未成年人是“老板”们青睐的对象,“他们会上网、好玩,但又缺钱花”。让他们干活法律风险也低,“即使被警察抓住,也会因年幼而免予惩罚”。 杨敏估计,像他这样从事“作吃”的学生可能“有上千人”。这一数字无法证实,但他的推断来自“我们班就有3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干两年了”。
在一次代号为“净网”的行动中,儋州警方在“华陶古堡网吧”和“飞梭网吧”抓获涉案人员87名,查扣作案用电脑150多台。在这次抓获的87名犯罪嫌疑人中,绝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4岁。在网络诈骗的圈子内,杨敏的角色一般叫“发手”,“专门在网上发布虚假中奖信息。”24岁的王银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而另一拨叫“枪手”的人专门负责接“客户服务”电话,主要是说服那些回电的人“交钱领奖”,“一般老板或他信任的人到银行取钱”。王银河从2005年就开始和朋友合伙从事网络诈骗,主要是“克隆”一些游戏网站或用QQ发送各种中奖信息,然后“客服人员”以办理领奖手续或交个人所得税等名义,让网民把钱汇入指定账户。
渴望“一种有品质的生活”
正在读小学6年级的杨敏表现出远远超越自己年龄段的成熟,“即使抓去,家里人去对警察说,是孩子,以后好好教育,警察也没有办法。”谈到“作吃”的提成,他显得很兴奋,“万元以下的每笔提一百,万元以上的每笔一千,十万元以上每笔一万。”这个生活在离异单亲家庭、时常饱尝父亲老拳的孩子渴望“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我的一个朋友靠‘作吃’挣了一部电动车,把我们羡慕坏了。”“家长大部分都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但有的不想管,有的想管管不了。”杨敏说,“‘枪手’有的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有的几个月不回家,还有更长的。”因为父亲经常出去打工,杨敏只得一个人呆在拥挤、杂乱的出租屋里。这已经是他第四次离家出走了。几天前,校长要求杨敏和父亲杨德康共同签署了一份保证书,“如果杨敏再次旷课达20节,即视为自动转学离开本校。”
9月18日晚10点,本报记者再次去探访杨敏,出租屋仍铁门紧锁。“晚上一直没见到杨敏放学归来。”隔壁邻居说。在儋州,中小学生参与网络诈骗很普遍。去年4月,那大中学一位叫刘旭的学生因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在网络上诈骗钱财,被儋州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这位擅长托马斯全旋、喜欢跳舞的高三学生,一直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文艺兵”。但父母不支持他跳舞,反而步步紧逼地督促他学习,这让刘旭心生强烈的反感。他开始迷恋网络,自学舞蹈,以“寻求自我价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替别人做“发手”,并以2000元劳务费顶回一套网络诈骗的“专用光盘”。此后刘旭壮着胆子,开始独立网络诈骗。两天的单干,很快有了收获,他挖到了第一桶500元的“创业基金”,于是在儋州某宾馆包租了一间客房,作为“工作室”。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刘旭决定大干一场。他召集了3个初中同学陈华争、李翔和陈军。被同学称为“军师”的陈华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尖子班的激烈竞争让他透不过气来,网络很快成为他放松、发泄的地方。李翔有点口吃,这让他很自卑,他觉得只有和好友刘旭、陈华争等人在一起时才感受到快乐。为了让大家重视他的存在,他决定“做点事出来”。陈军的“入伙”动机更简单:挣钱买部手机。2005年年底,刘旭、陈华争等4人案发被捕,这也是儋州侦破的首例网络诈骗案。这些“网骗学生军”始终难以理解自己的处境,面对来访的记者,仍在看守所的他们疑惑地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