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40分钟,震撼、惊喜、意犹未尽,太空授课结束后,现场沉浸在兴奋中的学生和老师们还不愿意马上离开。
史家小学四年级学生邱甜在课堂上问王亚平能不能看到UFO,逗笑了这位太空老师。邱甜说,来之前就已经积累了满腹的好奇,她常常想UFO上的生物是什么样子。虽然小学还没有物理课,但是科学课让邱甜充满了兴趣:“我想当航天员,如果当不成,就当一个把航天知识传播给大家的科学老师。”
聆听太空授课的还有北京市十二中首届钱学森航天班的学生们。“以前对失重现象的理解更多是在字面上,但是实际看到了觉得很震撼。”航天班高二学生王珣说。
同为航天班学生的王悦楠对王亚平老师赞不绝口。王悦楠告诉记者,他们班有29名学生,一周两节航天课程,“通过这次太空授课,觉得学习航天更加自豪。”
在地面课堂,还有两位物理老师。他们负责连接同学们与航天员之间的对话,与太空老师共同呈现天地协同的大课堂。其中一位是北京101中学的教师史艺。“今天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好,思维很敏捷。太空授课的目的就是丰富他们理解科学的形象思维,激发兴趣。”史艺说,指令长聂海胜沉稳大气,主讲王亚平温柔美丽,还十分谦和机智,“真不像第一次当老师!”
另一位地面课堂老师宓奇,是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这节特殊的物理课让他觉得弥足珍贵:“平时的课堂上可不容易有这样精彩画面,今天集中呈现了失重状态下许多奇妙的现象,比如水膜和水球,给孩子们很多惊喜,也能带给他们更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宓奇认为孩子们的提问也很有意思,“关注UFO、关注航天员生活等等,孩子们从自己的视角关注太空神奇和奥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