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企业在产品管理上重视产品的研发、营销等运营层面的工作,忽视了产业、战略等产业结构与趋势的追踪与判断,甚至有的企业还在犯西奥多·莱维特40年前就说的“营销短视症”:只看自己内部的产品,忽视了产品背后的顾客,以及产品的存在的本质是对顾客价值的满足,不是企业内部自以为是的利润、技术、研发、销售。
莱维特在这篇经典文章中洞察到:历来断送一家接一家成长性公司命运的,正是自毁性的狭隘的产品观念。
媒体或部分商业理论,仍然将企业兴衰的原因归结到品牌、文化、管理、领导人等要素上。文化、管理、领导人当然重要,就是与大脑、心脏相比,血管、肌肉甚至一片指甲都不容忽视。
我们的观点是,对品牌的重视,要落实到产品的消费者体验与满意度上;对文化的重视,要落实到产品的品质上;对管理的重视,要落实到产品导向的管理体制与激励系统上;对领导人的重视,要看当家人是否是疯狂产品迷。
产品迷的基本定义,是企业家要从自己到团队树立这个核心的产品理念: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衡量一个企业是真的产品迷,而不是口是心非呢?
标准有两个:第一看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策略等前置环节的投入占企业整体费用的比例;第二是看企业对待老顾客的态度与投入,一个不在乎老顾客产品(包含服务)感受的企业,必然在产品上是“欺生宰熟”。
那么疯狂产品迷又是何种境界呢?
疯狂的意思指:
1)创造伟大产品的渴望与信心;
2)将产品当做一个“生命体”看待的信仰;
3)视产品如同自己的脸面;
4)对于顾客的产品需求保持高度的好奇心;
5)明白自己是在做一个有顾客购买的产品,而不是内部人认可的产品。
产品是企业的脸面,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人格代表,对企业的产品要象对待一件艺术作品那样,容不得半点瑕疵——这确实是完美主义,但不如此,不叫迷,也不是疯狂。
疯狂产品迷是不是一种完美理想、大多数人达不到的境界呢?
实际上,疯狂产品迷是所有优秀企业的基本特征,广泛存在于所有的商业或行业领域里,从一个馒头、一碗面条到一个螺丝、一个轴承、一个遥控器面板,以及最终产品手机、电脑、旅馆等等。仔细观察研究就会发现,有一群极少数、却很普遍的疯狂产品迷分布在各行各业。
疯狂产品迷的基因,主要是企业领导人的性格特质。
上述五个疯狂特质具有性格心理的特性,能够具备并且坚持这些原则的人,绝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与平庸产品团队强调技术、流程、职责等差异明显。
产品迷的五个疯狂基因对产品研发、营销团队提出了超出专业技能之外的性格要求,不具备这五种疯狂基因,产品管理的专业性最后一定是“伪专业”。
这五个疯狂基因并非只有天赋超群或天才人物才能具有。这样的性格特质虽不是人的普遍特质,但在人群中并不鲜见,真正困难是有这些性格特质的人是否能将关注点转移到产品之上。
人性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很难同时对两个以上的对象保持同样的疯狂,真正能对服务企业的产品迷恋成癖的人,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斯蒂夫·乔布斯:伟大苹果(Apple)的缔造者,无疑是上述疯狂产品管理者的代表。研究乔布斯就会发现,乔布斯是一个具备理性的、市场营销逻辑思考的人,同时也是对电脑用户的使用体验有独立见解的人。
马云:阿里巴巴与淘宝网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新纪元,诚信通、支付宝、交易信用评级等,都是杰出的商业产品。
马化腾:腾讯的山寨技术应用(爱看iCare、电脑管家、手机助手等),往往具有比对手更好的用户界面及使用体验,这种带给用户更好使用体验的山寨产品是可怕的,却未必是“邪恶”。
一个能够创造传奇的产品团队,必须具备疯狂基因,不能甘于平庸。他们身上的疯狂基因不是天才,是用心、专注、专业。
做企业,尤其是企业的创始人,必须是疯狂产品迷,这是成功、成就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