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杂交水稻大会日前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走“超模”路线,身高将长到1.8米,甚至2米,三年内大面积超级稻亩产将实现超过1000公斤的目标。这是袁隆平院士第五次来印度推广杂交水稻,他向来自美国、越南、菲律宾、马达加斯加等近40个国家的农业官员和专家介绍超级杂交稻未来变化的趋势,以及超高产最新研究成果。
两个月前,袁隆平院士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的一次专家研讨会上,将超级杂交稻的发展战略交给其科研团队讨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达到1.8米甚至2米。
9月23日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谭炎宁博士告诉记者,现在育种实行的是半低秆,也就是株高约1.2米到1.3米,高秆将是超级杂交稻发展的战略。根据“稻谷产量=生物学产量(植株全部干重)×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重)”的公式,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需要保持在经济系数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物学产量;适当增加株高,可能是提高生物学产量的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