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扶风县有一个名叫窦义的少年,聪颖过人,善于致富,人称“小能人”。
窦义的舅舅张敬立,从安州回到长安一带出产丝鞋,他回来时带了十几车,分送外甥和侄子们。这些外甥、侄子们一听说,纷纷前来争抢着捡挑,只有窦义不动,他只是在一旁观看。最后剩了一车丝鞋,尺码较大,谁也不要,窦义才向舅舅行了拜礼,将这一车收下。舅舅问道:“问什么他们纷纷争抢不停,而你却不来争抢?又问什么专要这些大鞋,而你又不能穿?”窦义只是笑了笑,并不回答。
事实上窦义心中早有了他的打算。第二天,他把这车丝鞋拿到市场上卖掉,得了500钱,然后他用这钱到铁匠铺请人打了两张十分锐利的钢锨。五月初,榆树上缀满了绿油油的榆钱。窦义忙了好几天,记得一斛多。
准备工作结束后,他找到伯伯,说他想借用伯伯的庙院温习功课,伯伯很高兴地答应了。实际上,他夜里仍住在褒义寺,只是白天到伯伯的庙院里去,他用两只钢锨开始挖空地,宽五寸,深五寸,共挖4000余条垄沟,每条垄沟长20余步。然后提水浇灌,种上榆钱。不久,夏天到了,正好是大雨瓢泼的季节,榆钱都发芽了。到了秋天,榆树苗到长有一尺多高。窦义用斧头砍去那些密挤相并的,留下那些长得茁壮而且主干笔直的。但是砍伐下来的榆树苗。得100多捆,恰逢这年秋天阴雨连绵,烧材奇缺,窦义以没困十余钱卖出,共得1000余钱。
第三年,这些余数有的已有拳头那样粗了。他有剔除一部分,得200余捆,以每捆20钱卖出,又得四五千钱。
5年以后,这些榆树最细的也都长有椽子那样粗了,他砍去1000多棵卖出,便得三四万钱,剩下的那些又粗又直的榆树,有1000余棵,都可以做车用。这样算来,他的财产已很客观了。
窦义放弃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是几经买卖,把钱花在养榆树上,树并非瞬间就能成材,而窦义始终是兢兢业业地等待,终于在5年之后。利滚利,财源广进。这一切,大概早在他5年前见到丝鞋时,就在脑中所盘算的计划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