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电商第二波价格大战并未如约而至。面对苏宁易购于本周发动的电脑、手机、数码等3C产品的价格逆袭,京东商城的“平板电视、影音低价波”显然避开了炮火。
早在23日,苏宁就在为第二波价格战造势。当天,深夜的半年会议结束后,苏宁易购副总裁李斌在微博上激动地表示,“战斗已经打响!不是谁说结束就结束!”这条强调“并不针对哪个公司”的战帖在业内人士看来,无疑就是第二波价格战的号角。电商观察家刘步尘随即在微博上透露,“可靠消息:下周一(27日),苏宁将掀起第二波价格大战。”
“即将开学季,电脑、手机、数码将全面迎来旺季!”李斌随后的微博还明确了第二波价格战的重心。苏宁此次发力3C产品也被认为是对此前刘强东发动大家电之役的回应。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场田忌赛马的价格战,参赛各方都期望用自己的弱马去对阵对手的强马。苏宁去年的业绩报告显示,总销售额672.6亿元中,包括黑色家电、白色家电、空调等在内的大家电销售额达到425.2亿元,占比在60%以上。而京东则主要靠电脑等3C产品,大家电份额却并不太大。二者的兵力分布一目了然。
“苏宁将拿3C产品开刀,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能否让刘强东难受,关键看力度。”刘步尘说。
从昨天各参战方的回应来看,第二轮价格战似乎只是纸上谈兵。昨天上午,京东商城的主页依然显示着原本周年庆的促销计划。这一周,京东的主打产品是平板电视和影音产品,而对于苏宁、国美网上吵得火热的开学装备中的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京东商城并没有新的促销计划。
此外,记者走访多家苏宁、国美卖场发现,此番3C产品发力也并未惠及全部的实体店铺。苏宁刘家窑店内的一位笔记本电脑销售人员表示,店内的笔记本促销从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许多产品维持促销价已有一段时间,现在并不会再降价。
“苏宁的反击,再度说明刘强东失策了。价格战是传统家电卖场所擅长的,恰恰也是电子商务的短板。”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京东的反应在意料之中,它面临着还打不打得起的问题,必须要考虑现金流的压力。”
姜奇平表示,苏宁此举同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网上不是打价格战的地方,线上线下同价不是办法,这对网下的压力很大”。
“目前来看,价格战不会长久。我希望价格战可以推动网下家电企业向上游发展,借助电子商务完成转型。电子商务应该走的是提价竞争,通过产品的多样化、服务的差异化以及大规模的定制来取胜。”姜奇平说。
业界评价
绝不能“诈”消费者
本报讯(记者 刘宇鑫)“很多企业今天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思想。”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日前针对电商价格战的内部点评内容昨日不胫而走。他不但用“狼来了”的故事警示开打虚假价格战的企业,还担忧如果生产厂家在价格战中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经营,它们不可能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更不可能根据消费者需求持续创新。
“在商场上兵不厌诈,企业可以偶尔‘诈’一下竞争对手,作为乐趣。”马云话锋一转,矛头直指近期广受诟病的虚假价格战,“电商绝对不能挟持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去‘诈’,更不能直接去‘诈’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的‘知商’(了解真相的水平)远远高于电商。”
“涉及拥有数万名员工,上百亿元销售额,几千家商品合作伙伴的规模型企业发动如此震撼的价格战,居然是领导者在一夜之间作出的决定。”马云说,这种看似令行禁止的管理模式却让企业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假如此战属实,货源等相关环节能否迅速准备充分?假如价格战不是真打,以后领导者将很难做到令行禁止,因为员工会为指令的真实性感到困惑,“‘狼来了’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无数遍”。(实习记者 张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