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新闻发言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未做出正面回应,有分析称或刻意保持低调
娃哈哈最近颇受关注,尽管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方面对收购传闻不予回应,但仍不能阻挡业内人士的猜测。
近日,有英国媒体报道娃哈哈有意斥资5.2亿英镑收购联合饼干公司旗下的零食业务分支KP Snacks。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事致电娃哈哈新闻发言人单启宁,对方并未就此做出正面回应。此前,单启宁对媒体表示没有听过任何关于收购的消息。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这或许是因为娃哈哈方面不希望因媒体过度报道而影响收购价格。至于娃哈哈是否将参与并购,业内人士至今多持“静观其变”的态度。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王丹青对本报记者分析表示,“收购之前大家一般比较低调,一方面是不希望收购双方受影响,一方面是考虑参与收购的其他竞争对手,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收购价格的确定。如果没有利用舆论去影响市场意图的话,不到最后一刻,保持低调最好。 ”
有望改善单一产品线
据媒体报道,日前英国联合饼干的私募股权基金持有人百仕通(Blackstone)和法国收购公司PAI已将KP Snacks挂牌出售,并聘请瑞士信贷咨询顾问向娃哈哈、卡夫、家乐氏等6家潜在收购者发出一份长达4页的销售摘要。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可能参与收购的相关企业中,家乐氏为全世界知名谷物食品和零食制造及销售商,卡夫则为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
娃哈哈作为中国知名的饮料企业,其产品主要以软饮料为主,其中矿泉水、激活、营养快线、爽歪歪等系列为市场常见产品。此外,娃哈哈产品和服务还涉及童装等方面。
王丹青认为,目前娃哈哈的产品线比较单一,如果娃哈哈想成为像卡夫一样的食品企业的话,必须要充实现在比较单一的产品线。
据悉,6月上旬,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率团赴欧洲考察,为公司开展商业零售业务招商,最终成为200多家欧洲企业在中国的总代理。宗庆后表示,要将欧洲物美价廉的“优品”引入国内。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此番动作背后有强大后盾,据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介绍,目前娃哈哈手上持有大量现金流。
王丹青认为,如果娃哈哈真的参与收购且成功的话,这对娃哈哈品牌将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就像当年吉利并购沃尔沃。简爱华则认为,娃哈哈若收购联合饼干的零食业务,将会弥补其在零食领域的空白,与娃哈哈现有产品形成互补。同时,还将加快其国际化进程,提高资金利用率,加上现在正值欧债危机,欧洲企业的估值会降低不少,也有利于娃哈哈得到一个好的收购价格。
收购受多因素影响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主要集中于能源和零售消费类。有媒体分析认为,食品行业横向的跨境收购以及纵向的产业链整合目前都趋于活跃,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很多较大的食品企业,如卡夫等,多是通过并购产品线的方式实现其扩张。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很多像娃哈哈这样的企业,都会盯着可以收购的项目。
今年7月份,宗庆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近年来到国外并购抄底时机正好。 ”他也曾表示,“公司的海外收购计划被报道后,对方马上就会抬高价格,要低调收购,不会透露具体计划。 ”这些表态,无疑成为如今媒体和业内人士猜测娃哈哈有意并购联合饼干的依据。
2011年业绩显示,娃哈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23.65%。王丹青认为,如若有意参与收购,在宗氏家族所拥有的雄厚资金实力基础上,加上投行等方面的融资,娃哈哈在资金方面将不会是太大问题。
不过,业内人士的猜测终抵不过现实商业运作中的多重环节与多种可能。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分析认为,娃哈哈如若参与收购,将会面临卡夫、家乐氏等企业的激烈竞争。王丹青则认为,如果卡夫和娃哈哈同时参与收购的话,娃哈哈一定要比卡夫的估价高一些才有可能实现并购。
另据记者了解,卡夫食品的新任CEO曾就职于联合饼干,而这或许让卡夫收购得到一定的优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欧美企业对中国企业跨国收购一直以来都持相对审慎的态度,王丹青分析认为,在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欧美老牌企业同样看重收购方对其品牌文化的理解、后期管理能力等因素。(记者 韩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