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公司生死迫近:东方造船遭3家银行紧急围堵,集体诉讼纠纷缠身,上市不足1年被迫摘牌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东方造船已于近日被迫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
成立东方造船的第26年,陈通考身上发生的故事,使其遭遇了第二次重大危机,这一次,又是有关生死存亡,而形势却远比那一年复杂许多。
陷入“跑路”风波之后,东方造船的资金链困局露出冰山一角,尽管有关方面积极介入协调融资问题,但显然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无力按时偿还贷款,东方造船开始不断陷入与各大银行的融资纠纷当中。
而与此同时,陈通考的另一条融资道路也遭遇“封杀”,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东方造船已于近日被迫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
史无前例的风浪让这家温州乐清当地的明星企业风雨飘摇。
事实上,东方造船目前的煎熬,正是国内大多数造船企业所经历的现状,这个陷入严冬的行业被预言破产大潮将至、授信介入较深的银行人人自危,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追索债权,一方面逐步收紧贷款力求全身而退。
这是一场博弈,刚开局。
更多债权银行浮出水面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东方造船总债务规模约在11亿-12亿元,其中银行欠款约9亿元,其余为供应商欠款等。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东方造船债务涉及的金融机构有六家,具体结构为:中国银行保函1.6亿元,贷款8000万元;民生银行5000万元;徽商银行2亿多元;枞阳建行5000万元;福建某基金3000多万元。
而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与东方造船有贷款业务往来的银行或远远不止以上几家。
记者查询浙江法院网公开信息所得,在最近的一个月中,浦发、建行的乐清支行先后将东方造船告上法庭,案由均为借款纠纷,目前具体涉案金额不详。
而在此之前的五月份,东方造船也因为一连串债务官司泥足深陷,彼时除了农业银行,广发银行与东方造船的债务纠纷也因诉讼开庭浮出水面。
另据了解,东方造船在瑞士信贷银行或仍有4200万美元债务偿还困难。
东方造船资金链出现问题后,一连串的债务违约开始频频出现,银行也不得不拿出了最后一步的处置方案。
消息人士透露,东方造船的已造好和未完工的船只中很多已被法院查封,其中4艘被瑞士信贷银行控制,而另外有3艘被包括农行和中行在内的几家银行控制。
理财周报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东方造船,董事长陈通考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求证以上说法是否属实。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连带担保责任,飞跃联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天洲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润源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深港船务有限公司也与东方造船一起出现在了被告一栏。
当地业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为东方造船提供担保的企业中,飞跃集团担保约1.6亿,此时东方造船贷款违约频现,飞跃集团也因此陷入危机。
信贷资金被迫分批撤离
对于东方造船而言,银行所扮演的角色,现在看来是很难描述的。曾经为他们提供救命钱的银行,现在却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乐清市政府金融办庄志斌在2011年9月就曾经向当地政府提出东方造船遇到银行抽贷,资金周转困难,近11亿银行贷款可能无法偿还。当地政府甚至下了行政命令,要求在7月1日以后收贷的资金,全部要无条件续贷给企业。
乐清市政府副市长李银巧甚至公开表示,政府已经成立了帮扶小组,并从财政拿出2亿元作为转贷基金,替类似东方造船集团这样的困难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但是这样的倡议并没有得到银行方面的充分支持,多家银行开始“截流”,此后便传出了陈通考“跑路”的消息,坊间传闻,原因是东方造船被抽贷1.15亿元,导致资金链周转难以为继,东方造船的乐清基地已经在年初停止了生产。
“抽贷是从去年年中就陆续开始了,也并不是一家银行抽了1个亿,而是每家抽一点,分批次跟风似的,大家都怕做最后一个留下的人,这才让东方造船一下子腾挪不过来。”
事实上,在此前的2008年,金融危机订单大幅萎缩,业务重心转至欧洲市场后又身陷欧债危机泥淖的东方造船,在当年又发生了7艘石化船遭到了船东弃船的事件,涉及近8亿元投资。
这让这家老牌造船企业陷入了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但那一年银行对于东方造船的态度跟如今完全不同,当时上述近10家银行仍多数将这家企业作为重点的授信对象。
其中徽商银行与东方造船的信贷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东方造船出现流动资金困难的时候,该行枞阳支行便已介入,当时,支行领导亲自带领相关部室负责人深入东方造船调研,最后为其量身设计了保函业务、银票业务、项目融资及中长期流动资金等金融产品,首批发放贷款2000万元,2009年底又追加申请授信2.5亿元。为了感谢徽商银行的授信,东方造船还专门送上了"情系企业,鼎力支持"的锦旗,挂在支行墙上。
温州船王遭遇实业危机
当然,银行之所以集体逃离东方造船,还是主要基于其实业部分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行业风险的评估,而银行的催贷也让东方造船的业务开展处境更加被动。
其实,若没有遭遇此番严重的行业系统性危机,东方造船尚属一家资质不错的造船业巨头。
这家成立于1986年的老牌公司,主要从事造船和运输业务,总资产20多亿,主要生产60000载重吨以下的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多用途船、散货船等各类船舶。有1万-3万吨级造船台13座,总造船能力20万吨以上,产品多销往欧洲和美国。
2010年,在全球航运及其制造行业均不景气的背景下,营收1.27亿美元,税前利润150万美元。截至2011年6月底,该公司的订单总额为8900万美元,订单交付日期排至2014年1月。
东方造船旗下有浙江乐清和安徽枞阳两个造船基地,目前,安徽基地由陈通考的儿子陈国俊全权负责,温州基地由其女陈秀丹负责。
据乐清当地业内人士透露,与温州非常多的企业不同,东方造船在全盛期也未涉足房地产、民间借贷等,一直专心实业,此番出现风险主要还是行业不景气,订单急速下降所致。
据招股书披露,东方造船2008年至2010年间的营业收入从3010.4万美元增至1.27亿美元,但净利润却从217.9万美元逐渐下降至130.3万美元。而2011年上半年亏损则达到170万美元。
而由于为生产提供资金的银行信贷资金无法落实,两个总额约5260万美元金额的造船合同及约1450万美元的8艘小型散货船建造合同已经取消。
订单大幅缩水,使得东方造船经营每况愈下,而与此同时,公司高层也发生动荡,首席运营官孙晓明以及财务总监先后提出辞职。
上市不足一年被迫摘牌
银行停贷、密集诉讼、业务开展陷入僵局外,似乎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除了从银行获取贷款资金维持周转,陈通考也曾寄望借助上市融资来化解债务困局和融资之渴 。
谁知上市之路的曲折却超乎了当初的预期,计划新加坡上市失败后又不得不调整方案,在筹备了2年多,耗费了高额成本后,去年8月18日,东方造船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在伦敦证交所AIM市场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在伦交所上市的造船企业。
伦敦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东方造船当日以每股22便士开盘,发行1.9亿股,有金融机构预计该公司市值将达到3200万英镑。
当时,陈通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上市一方面为了融资,另外一方面为了债务重组,降低银行利息支出。”
当时的他坦言,东方造船有1.8亿美元的债务,而银行年利率在8个点至10个点,利息支出巨大,上市后立即进行债务重组。
而该公司当时的财务总监则表示,预计上市后债务的平均利息支出将从8%下降到5%。
据悉,该集团在上市前进行了一次融资,共筹集1430万美元,主要来自新加坡投资者。而碍于交易规则的原因,这一次的上市成功,并未在短时间内立刻帮助东方造船融得急需的资金。上市一个半月后东方造船进行了一次定向增发,发行约476.77万普通股,募集资金180万英镑,增发后,陈通考在上市公司的持股稀释至70.02%,但与庞大的债务规模来讲,实在是杯水车薪。
更糟的是,伦敦证券交易所公告显示,根据AIM Rule 1,东方造船已于近日被取消了上市交易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伊始,陈通考曾表示,公司将用股票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将大大降低公司高额的利息支出。国外的银行贷款利率仅为国内的一半。
造船业贷款风险遭警示
不仅仅是东方造船,去年年中以来,几乎所有的造船企业都或多或少陷入经营危机,资金周转困难也屡见不鲜。造船业更是与光伏和钢贸行业一起,被多数银行列入授信“黑名单”。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表态,无疑让摇摇欲坠的造船业更加雪上加霜。
“造船业就是被严控的产能过剩产业,由于造船业产能过剩,新船价格被推至8年来新低,并导致全国1500多家造船厂在今年上半年损失49%的订单,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中国熔盛重工集团迄今为止还没签下任何订单合同。”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按照协会的预计,201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会小幅下降,新接订单不会有明显起色,手持订单将持续减少,除了“交船难、接单难”的考验外,“盈利难”将成为行业发展新问题。
而不断露出端倪的破产大潮更是让业内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十分惶恐。
百亿债务压身的熔盛重工获得国内十多家金融机构的贷款,但如今还贷能力存疑,消息称有债权银行正对其进行密集调研。
2011年11月,南通最大民营船厂宣布倒闭。2011年12月7日江苏启东市政府和法院宣布惠港造船进入破产保护,据媒体报道,惠港造船相关债务数额约22.4亿元。涉及工行、建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东发展发行、民生银行、启东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以及当地一些小额担保公司、民营企业等,如今债务清算陷入僵持。
而此后的2012年5月,继宁波恒富船业有限公司和蓝天造船集团之后,浙江台州规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金港船业向法院申请破产。6月,大连东方精工宣告破产。
“今年对于银行来讲,特别是江浙一带的银行来讲,控制风险比什么都重要。”一位温州当地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造船业的贷款大家都不敢再做了,但也得把握节奏,不然尚未到期的贷款风险更大,不只银行在跑,据说仅台州就有上百亿的民间资本从造船业撤出来,对于高危行业,很多资金都在求落袋为安。”
理财周报记者 冀欣/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