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资35亿元兴建、深港双方共同组建团队管理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正式试业。根据深港双方合作协议,港大深圳医院将坚持公立医院属性,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医院因为致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而备受瞩目。
看病预约 “打包”收费
据了解,除急诊之外,所有到港大深圳医院的患者均需提前预约,医院不接受任何非预约病人。
“预约”会否受到抵触或“水土不服”?记者走访发现,试业期间,医院内秩序井然,每天300人次门诊量全部“约满”,有许多居住在医院附近的市民争当义工,为医院做宣传,接受度颇高。一位前来就诊的美籍华人告诉记者,预约模式区别于内地许多医院地铁似的拥挤排队,提高了舒适度,也节省了等候的时间,看病更高效。
此外,针对市民最关心的诊金问题,港大深圳医院实行全科门诊“打包”收费制度,每次130元,包含挂号费、诊金、不超过7天的药物及常规标准检验检查和卫生耗材的费用。该费用参照了深圳市3家三甲医院的门诊基础数据并进行模拟测算,试行期1年,到期后将根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调整。而专科收费不采用“打包”制度,具体收费细则9月份将有定案。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还参照香港一些医院的做法,创内地首例——为全部医生购买了“职业责任险”,将医疗事故责任交予第三方处理,保证医生在治疗环节更加专心,改善医患关系。
引入家庭医生理念
就诊制度改革是港大深圳医院改革的又一特点。医院实施“先全科,后专科”的分诊模式。初诊患者需先经全科医生门诊诊疗,必要时再转去专科门诊。
该医院一位负责人表示,全科医生经过全科医疗的医学专业训练,具备医学的综合知识,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头疼未必是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内脏出了故障,因此直接找专科并不合适,其实90%的病患都可以在全科门诊得到解决”。
制度的改革是为了转变理念,港大深圳医院院长邓惠琼说,试业至今,每位医生反映最多的是看到病人就医思路的转变,进到医院后不再直接要求打点滴,而是接受全科医生耐心诊断。“医院将保证每个病人都会得到十分钟的就诊时间”。
此外,港大深圳医院还将在“全科”的基础之上,逐步引入“家庭医生”理念。邓惠琼介绍,家庭医生也是全科医生,在香港乃至欧美都很普遍,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每次治疗都更有把握。“但家庭医生并非只是一个人,最好是一个团队”。目前,港大深圳医院已完成了“全科”的建设,未来将逐步向家庭医生发展。
对灰色收入零容忍
港大深圳医院更以打破医生的“铁饭碗”而引来各方关注。与现有的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不同,港大深圳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入职员工与医院签订3年聘用合约,约满后,医院将依据考评情况决定是否续约。薪酬方面,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
邓惠琼还透露,虽然无事业编制,但在薪酬福利方面,港大深圳医院会优于深圳本地的三甲医院,并可以为医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机会,让医生的医术可以切实提高。截至7月20日,在港大深圳医院注册的香港专家已有106名,招聘内地医生48名、护士130名、医疗技术人员56名、管理人员48名、职员54名。
除此之外,港大深圳医院对红包、回扣等医务人员的灰色收入持零容忍态度。一方面,“打包”收费的制度让医生灰色收入无“空隙”,另一方面,“不收红包”条款被明确写入合同,一旦违规即开除处理。医务人员的医德考核结果将作为续聘、薪酬、晋升以及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重要指标。(据《人民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