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刊接到的投诉看,超市小票的玄机主要有以下6种:
商品“变身”。如本来是购买的“黄瓜”,在小票上却摇身变成了“沙丁鱼”,或其他价格较贵的商品。
虚构原价,虚假优惠。这是近年来超市和商场比较常见、被主管部门处罚较多的一种价格欺诈方式。经营者采取虚构原价的手段,以根本不曾有过的价格作为原价,打着促销让利的幌子欺骗消费者,而实际上最后消费者买到的商品促销价与平时销售价格相差无几,甚至更高。
单价“打折”,总价却“不打折”。小票上标的单价是优惠价,总价却以非优惠价核算,这种方式较为隐秘,消费者不易发现。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商品刚调价,收银系统还没来得及改,或者是商品贴错条码。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有的经营者使用无根据、无从比较的语言、文字等模糊标价,如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进价、超低价、惊爆价、特价等,误导消费者。
虚构降价原因,诱导性标价。一些经营者利用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经常打着换季打折、优惠价格、酬宾价格、促销价格、拆迁转行、最后三天等用语,谎称降价让利,诱导欺骗消费者。
模糊馈赠。以价外馈赠物品方式销售商品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价值和数量等。
消费警示:
购物的小票是顾客的购买凭证,应仔细核对小票信息:一是小票上的商品名称是否与所购商品一致,二是小票上商品价格与店内明示的价格是否一致,三是总价是否出现了差错,一旦发现错误,及时向商家反映。同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因为一旦出现消费纠纷,购物小票是非常重要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