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周广自幼跟随父亲周光明学习剪纸艺术,至今已有40余年,他1985年开办剪纸厂,是蔚县第一家私人剪纸厂,当时只是兄弟几人合办的家庭式小作坊,如今,已经发展成有38间工作室、106名工人的大厂。
笔者拨通河北蔚县周永明剪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广的电话时,他刚刚给厂里的工人们放了假,他的声音透着浓重的疲惫并不时的咳嗽,春节期间繁重的订单任务把他累病了。“去年一年我们的剪纸销售量在几十万套,收入过百万元,春节期间的剪纸对于我们来说,属于低档化产品,比较简单粗糙,但要求量大,也挺累人。”
周广自幼跟随父亲周光明(其父是民间剪纸大师王老赏的弟子)学习剪纸艺术,至今已有40余年,他1985年开办剪纸厂,是蔚县第一家私人剪纸厂,当时只是兄弟几人合办的家庭式小作坊,如今,已经发展成有38间工作室、106名工人的大厂。
回忆近30年的创业经历,周广说他从未为销售渠道发过愁,“我从来没有出去拉订单、跑渠道,我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也有美国、日本的客人,但都是他们找上门来的。”
说起这里面的诀窍,技艺精湛固然是首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周广对市场的敏锐度。周广曾为北大百年校庆设计创作了6幅《北大景观》,当时曾三易其稿,“就是因为没弄明白客户的需求,最初因为沟通上的问题,我们没理解好北大的意图,所以头两次创作都失败了,从我出徒以来,还很少改过3次图样,一般最多就是两次。”
“这件事也让我更明白和客户沟通的重要。你不能总剪父辈留下的老样子,必须要看市场当下的需求,要重视客户的要求,我现在虽然一般不动手剪了,但每年都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新的图样。”
除了周广这样的剪纸世家,在蔚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剪纸产业,周占胜就是其中之一。3年前,蔚县还是“一煤独大”的煤炭县,煤是这个县主要的经济来源。周占胜从2000年开始和亲戚们凑钱买了辆卡车,往北京拉煤。回忆那段日子,周占胜说,运煤非常累,但很难挣到钱,因为要想着怎么超载,如果是标载就不赚钱了。
2008年,周占胜放弃了跑煤炭运输,捡起了祖传手艺,加入到剪纸产业中,现在,周占胜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剪纸厂,平常有10名工人,订单多时,还会再雇人。现在不光是国内的客商会登门拜访,他的剪纸还销售到了国外,意大利一家公司专门代理了他的剪纸。
目前,蔚县22个乡镇已涌现出26个剪纸专业村、1100多个专业户、56个专业性剪纸生产厂家和公司,从业人员3万多人,全年生产剪纸500多万套,剪纸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2.6亿多元。
小小的手工剪纸,在蔚县却成了大产业。2011年蔚县剪纸及相关产业产值达4亿元,占全县GDP的5%。目前,蔚县剪纸已形成3000多个成熟品种,样式上也由过去的窗户装饰、婚庆吉祥物等,发展为镜框、画轴、台历、明信片、信封邮票等几十个衍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