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质检机构屡次查处,行业内部也怨声载道,被查出的产品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产品仍在市场上招摇。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虚标”屡禁不止? 来源: -
按理说,各种家电产品在上市前,要把样品送到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随后贴上相应的能效标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虚标产品流入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症结之一在于相关法规的缺失。
根据我国《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能效标识制度采取“生产者或进口商自我声明、备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模式,生产厂家自行递送样本选择第三方机构检测,对检测者是否是第三方机构没作硬性规定,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在本企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因此,这种能效标识管理,事实上是企业的一种‘自检’,为弄虚作假者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位人士表示,能效管理办法便变成了一纸空文,是没法遏制“能效虚标”问题的。
这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说,当前对于空调能效等级测定,国家有关部门限于财力物力,只能在少数地区建立检测中心,无法覆盖所有地区和所有企业。检测空调能效等级,往往采用送检、抽检方式,空调是否节能更多是依靠企业的自律。
而按照我国既有的节能产品补贴实施方式,产品的能效等级一直是一项补贴多少的关键指标。因此,“能效虚标”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绝不是简单的文件规定和抽查就能防范和杜绝。
对此,广东省深圳市泛珠三角创新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邓耀庆认为,淘汰高能耗空调是大势所趋,相关部门要在政策设计中切实加大“能效虚标”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要切实加强相关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能效监管体系,保证监管措施的落实。
资深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沸沸扬扬的家电产品“能效虚标”事件,折射出部分家电企业在节能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诚信度有待于提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惩罚力度还不够严格。
正是国家检测机构实行的是企业送检和市场抽检的管理办法,为弄虚作假者打开了方便之门。许多企业在送检时,用的是1级能效样品,产品上市时,却把2级产品贴上1级标签。甚至还有一些小企业根本不送检,贴了能效标签就到市场上卖。一些政府监管部门通常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对市场上家电产品的能效指标蜻蜓点水检查一番,对企业没有什么威慑力。惩治力度低,更是让这些违法企业有恃无恐。
据了解,由于能效标识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涉及到产品的安全性,相对于食品安全等问题,处罚力度比较低,根据《能效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其受到的处罚只是由地方节能管理部门或地方质检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于一台家电就能赚成百上千元的企业来说,这样的处罚无关痛痒。
“能效虚标”现象的泛滥不止,另一个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考虑到GDP、税收、就业等地方利益,明明知道企业有‘虚标’产品,依然宽容地让产品流出去。”这位业内人士说,即使偶尔有查处,罚点钱,但不会让企业受到严重损失。如果老实本分、不投机取巧,企业就会吃亏;而那些投机耍滑的“虚标”企业反倒占了便宜,导致这股不良之风在业内越行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