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联盟绿色健康:又到住宅装修的“黄金季节”,装修污染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很注重环保,但对“环保装修”的认识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用环保材料就可以放心入住
为实现“环保装修”,许多家庭老少上阵,事必躬亲,大到板材,小到钉子都以环保为第一标准,但装修结束后检测的结果大多还是超标!须知,环保的不一定是没有任何污染物的,在很多情况下也只是意味着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大量的“环保”材料堆积在不大的密闭空间里,累积释放的污染物超标也就不足为怪了。除了注意装饰材料的选择,还要注意科学地确定装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特别是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合理搭配,房屋空间承载量的计算和室内通风量的计算等等。
误区二:豪华高档的即是环保的
将住房装修得美观气派是许多人共同的追求,但高档材料的豪华却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
健康。一对夫妻婚后多年妻子一直不孕,经检查是精子成活率偏低,可能受到过量放射性辐射。实地检测表明,其新房客厅和厕所铺满杜鹃绿花岗石材放射性辐射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放射性元素含量不均匀。因此,除了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材料外,简约应成为装修首选。
误区三:没有气味就是安全的
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住宅装修完工后感觉气味不大或“没有气味”,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即入住。一方面,在特定的季节里(如冬季)有害气体释放量相对较低,且人的嗅觉器官相对也较为迟钝;另一方面,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苯系物和放射性则是人感觉不到的。材料中的有害气体的散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因此,尽量不要在通风不充分的新装修房间里过夜,正式入住前最好作专业检测。
误区四:用了
空气净化器就一切ok
时下许多家庭使用
空气净化器来消除装修污染,有的还用
空气清新剂、茶叶、大葱等“处理”,但效果往往不佳。其实
空气净化器并不是万能的,应根据检测后的不同污染物,选用经权威部门检测认证过的不同的空气净化器。至于用
空气清新剂或菠萝皮来消除室内有害气体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因为这只能起到遮盖作用而不能稀释或消除有害气体。建议:除了通风还是通风。
误区五:新家具有气味是正常的
有的商家往往将家具气味异常说成“正常的”,其实,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家具绝对不能买!另外,人造板家具未做全部封边处理的不要买;价格比较低,砍价特别容易的不要买;不是正规厂家生产或没有出厂检验,没有合格证的不要买。新买的家具最好与装修完工的房子一起通风,使有害气体的释放有足够的时间。
误区六:电器产品多而全
有调查显示,中国每年出生约35万缺陷儿童,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各种
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处于操作使用状态时,大多会存在电磁辐射。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会影响
健康,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则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因此要注意室内电器的科学放置,不要摆放得过于集中,同时,人体与电器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误区七:生病只需看医生
大多数消费者在生病时往往只顾到医院看病,看来看去,花了不少冤枉钱,最终还没找到真正的病因,难以根治。其实,只要重视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些“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编辑:环保人
“环保”装修避免走进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