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随着达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家中的生活用品特别是家用电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已日渐加快。近日,记者在达城旧货市场看到,一款款在几年前还算得上奢华产品的背投大彩电,如今也被主人们一一送进了旧货市场。
二手市场:旧货越来越新
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的旧货,折射出的是达城市民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11月4日上午,达城烟巷子旧货市场一片繁忙。记者随意走进了一家旧货店铺,这里摆满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常用家电,大到彩电、冰箱(柜)、洗衣机、空调,小到音响、电话、VCD,应有尽有。记者注意到,在这些旧家电中,有不少的家电产品肉眼已难辨其新旧,有的家用电器甚至连保修卡和说明书都保存完好,如同新的一般。如果不看店铺的名字,如果没有老板的介绍,记者还真不敢相信这些产品都是二手货。
据这家店铺的何老板讲,以前收上来的旧家电大部分都是不能用的,而且多数需要动“大手术”后才能继续使用。而现在收上来的大部分家电只要把灰尘擦一擦就可以出售了。何老板指着店里的旧家电说:“这些旧家电大多都是主人没用几年就送过来的,虽然几年前它们还风行一时,但现在已经过时了。”
在与何老板交谈时,一位中年女士领着一位农民工挑着一台34英寸的创维彩电和一台3P的长虹空调走进了店铺。在店铺里,何老板对彩电、空调立即进行了调试,一切运转正常。“用不着试了,都是‘展好的’!”看到何老板反复检查与调试,这位女士说。
“这空调、冰箱好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记者在一旁问。这位市民告诉记者,自己马上要搬新房了,这些旧的东西搬进新家感觉上不安逸,也不协调。“既然是新房子,家具电器干脆一起买新的算了!”这位市民说。
维修市场:生意越来越冷
家用产品换代越来越快,旧货越来越新,这直接冲击着维修市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伴随着旧货市场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维修市场开始逐渐走向萎缩。
据旧货市场的另一位姓陈的老板讲,10年前,在达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专业的维修店面,小到钟表,大到收录机、电视机,只要市民家中有的生活用品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修理店铺。而到今天,很多修理店都关门歇业,有的修理行业甚至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陈老板从事旧货收购生意已经有十几年了,在旧货市场里算是元老级人物。陈老板说,在他刚初涉这个行业的时,达城的旧货店铺仅有三、四家,到如今,仅烟巷子就已发展到了10多家。“如今还有很多人想挤进来,但已经找不到门市了!”
陈老板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主要的业务还是维修,而且那个时候生意还很不错,老百姓什么东西用坏了都舍不得扔,很多东西修了又修补了又补。“那个时候做修理还是一个很赚钱的手艺,很多人都愿意花高价钱拜师学艺学修理。”陈老板也正是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学习了修理这门技术。
随着达州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修理家用品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市民宁愿买新的也不修旧的了。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市民不要说坏的,就是八成新的家用产品,他们也可能因产品过时或者搬新房等原因直接卖掉。
“在修理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大部分靠修理营生的人,或者改做旧货回收,或者到一些公司打工干起了售后服务。”陈老板对记者说,从靠修理营生到转行做旧货经营,这10多年工作经历,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达城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品味的上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