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中美新
能源合作的话题越来越热。但是不少人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问:中美到底该如何合作?实际上,中美之间关于
能源的问题,尤其是在节能上,相互间存在着严重的误解以及误区。这也为这两个大国的合作蒙上了一层阴云。
来源: 先说美国。不管是美国布鲁金斯学院,还是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的报告,抑或是美国
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的署名文章,都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们认为中国和发达国家一样,要把建筑节能放在首位,但事实上,我们的制造业的能耗占到了全社会耗能的70%。
再看中国。在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向发达国家提出了技术转让和经济援助的要求;发改委还明确表达希望发达国家每年拿出GDP的1%,大约4000亿美元,作为给中国的技术和经济援助的价码。据我所知,发达国家也并没有什么秘密节能技术,更谈不上转让。此外中国人对节能存在误解,认为“节能”就是减少多少吨煤,多少度电或者多少焦耳的用能。很多人还在说“节能不节钱”这样的外行话。其实“省钱为因,节能为果”,现在我们有点本末倒置。
中美节能合作目前为止还停留在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因为双方要具体谈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中美之间就节能到底该如何着手?
首先,要破除对技术的迷信,世界上没有广泛适用的节能秘诀和技术,一用就灵。也许有些
行业(比如化工生产)有重大的、突破性的节能工艺,那不会无条件转让给你。但美国有些技术,比如照明自动化、高效电机、能效评估手段(软件和硬件)、保温材料以及余热
回收装备,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合作。
其次,要了解中国到底缺少什么,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我们最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节能的“软功夫”,人的因素是关键。上至各级发改委节能主管官员、到设计人员,下至锅炉工,
压缩机工,都要接受培训来提高节能管理的意识、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美国知名的大学几乎都有节能专业,我国在这方面却空白。合作培养节能人才是重中之重。
最后,我们还要认清节能的现实障碍。我国的能源
供应基本垄断经营,比如电力
供应只能由两三家
企业来做。美国的经验表明,没有电力
公司的大力支持,节能不会长久和稳定的发展。如何调和与化解“供能”和“节能”的矛盾是个难题。现在,美国有一些州已制定了法案,让电力
公司的利润和销售额脱钩,以此来调动电力
公司参与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举值得我们借鉴。
前面谈的都是美国如何如何,那么中国又能帮助美国什么呢?在某些
行业我们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我们可以在节能产品的生产这个环节发挥作用。目前全球80%的
节能灯在中国生产,低价位为美国乃至全球的节能工作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办法。我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节能产品将由中国制造。我们
企业应该抓住美国和中国的节能市场机会。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环保人
中美博弈节能到底如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