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荷兰馆取名“快乐街”,逛一圈大约只需半个小时。在“快乐街”两侧,有许多橙色遮阳伞,上面都有高科技涂层及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收阳光并转化为可供展馆使用的电能。
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一种网状、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这件区别于其他展馆的“外衣”,表层织入了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很高的反射力,就像建筑外墙之外的第二层皮肤,为展馆遮阳。同时,网状透气性的织布结构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聚积,可有效减轻展馆内空调设备的负担。
澳大利亚馆的弧形外观呈赭红色,与该国内陆的荒原色彩颇为相似,具有一种野性的美。奇怪的是,展馆在建成之初,外观实际上是橙色,在
世博会半年会期里颜色不断加深,最终变成浓重的赭红色。原来,澳大利亚馆的外墙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合金钢,可以随着上海当地气候自我密封和氧化,毋需外表喷涂,自然起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瑞典馆外墙特殊的钢板对阳光具有一定反射作用,表面有许多孔洞,且与建筑内墙之间留有间隙,可通风隔热,减少能耗。同时,疏密有致的孔洞形成的艺术线条,构成了一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图,远望别有一番韵味。
距今数亿年前,一场冰川期持续了数千万年之久,在芬兰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岩石被磨蚀后自然形成的壶穴,芬兰馆“冰壶”的设计灵感即来自于此。
“冰壶”的白色外墙似由一块块冰搭建而成,而其真正的“身份”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
据芬兰展区总代表佩尔蒂·胡伊图介绍,“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为应对上海夏季的酷热,“冰壶”房顶还种有植物遮凉;雨水也可进行
回收再利用。犹如一个微型的生态
城市,这座新型展馆体现了芬兰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以及
城市建筑设计的高水平。
占地3000平方米的新加坡馆以“
城市交响曲”为主题,这一主题不仅包含了新加坡多元种族和宗教和睦共处的含义,也体现了新加坡在传统与现代化、高度发展与可持续性、城市化与
环境保护领域的和谐统一。

编辑:环保人
创新建筑的节能环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