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际,政府应担当何种角色?
企业将如何应对?时值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刚刚结束,26日,来自国家十几个相关部委、100多个
城市以及200多家知名
企业与机构的代表聚首哈尔滨,走进第九届经济论坛,共同探寻“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路径。
一定要防止数字减排
在节能减排过程中政府应该担当什么角色?国家
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说:“节能减排是政府的责任”。他说,在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非常忧虑,担心“十一五”的节能减排任务完不成,现在看起来今年和明年的任务可以提前完成,这是好事情,但是我还是有担忧。担忧在哪里?那就是:“是真正减排了,还是数字减排了。”我很担忧数字减排,因此,政府一定要负起责任,防止数字减排。
环保部副司长刘长根也持这样的观点。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在制订“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明确将节能减排列入国家的指标当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经过努力,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的逐年下降,取得了
环境保护工作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但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作为环保部门,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新形势下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的具体要求,继续创新污染减排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持续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不同
城市要发挥不同作用
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指标需要各个
城市共同分担完成,那么一个城市如何做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伊春市市长王爱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王爱文认为:不同的城市功能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方面作用也不同。伊春是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84%,作为林业型城市首先要把自己的资源利用好。大家都知道,森林每增加一立方米就可以吸附1.83吨碳,按照这个计算,伊春400万的森林,就可以达到吸附碳近千万吨。同时,作为一个相对欠发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破除路径依赖,过去讲不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在实践上很难,因为,所有的工业,所有的产业,所有的技术推进都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对中国来讲,是从沿海向内陆转型,高污染的、高劳动力需要量的都要向内陆转型,向落后地区转,最后这个地区就承担了污染的代价。目前来看,要从这个路径上走出来很难,对于林业城市来讲,我们也正在走这样的路,过去的工业就是木材采伐。但是,现在我意识到,通过发展新的清洁
能源也可以走出这样一条路,也可以发展工业。清洁
能源的出现,落后地区可以捷足先登,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到前面,这是非常好的机遇。小兴安岭可以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实体产业,发展加工业,就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个目标并不是梦。
节能减排是责任也是机遇
中国环保产业
协会副会长刘启风说,我国的环保产业在30年前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现在可以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2000年到现在,每年以平均增长15%的速度发展。环保产业不是自发的事,它是政府推动的,或者叫政策推动型的。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我们国家
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节能减排投入不断增加,这对
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为此,他希望企业能够看好商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为国家的节能减排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跨越式发展。
哈飞
汽车工业集团有限
公司董事长杜毅对此也深有感触:“能源是不可
再生的,高效循环利用能源是今后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企业只有致力于实施资源
再生工程,利用资源再循环的经营模式,才可以提高未来的生存能力,提高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实力。”他说,在生产
节能环保微型车的同时,哈飞
公司致力于开发新能源
汽车,哈飞赛豹是国内唯一纳入到国家目录的电动三箱轿车,并通过了美国碰撞实验,具备了出口能力,2010年将批量出口美国,这将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编辑:环保人
聚首冰城探寻节能减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