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旧货网首页
中国旧货网,网上二手市场,废旧物资,企业库存,买卖,采购,求租,出租信息。内容加载中……
全部行业
行业二手信息,发布求购出售二手车,废旧电机,工程机械设备,内容加载中……
服务项目
免费发布二手信息,求租出租工程机,械设备,汽车。内容加载中……
手机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51旧货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绿色环保> > 节能环保>正文
节能环保要有“绿色金融”护航
https://www.51jiuhuo.com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2/7/26 13:43:15 浏览:184次
节能环保:建议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投资项目和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投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制订和实施对绿色金融创新成效突出、服务良好的金融机构的奖励、表彰政策。
  
  黄纯忠 王泰山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问题所取得的经验表明,促进节能环保不仅需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而且必须充分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政策的调节作用,从而以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控制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加强节能环保是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更是金融部门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因此,就目前形势而言,必须加快建立促进节能环保的金融政策长效机制。
  
  发展背景错综复杂
  
   环境背景:全球气候危机持续恶化,促进节能环保迫切需要发挥金融机制的调节功能。气候危机是当今最热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步伐加快,气候异常现象增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性影响。据我国气象局发布的观测结果显示,我国近100年来(1908~2007)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且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将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现实的威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上的,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气候危机带来的挑战,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节能环保的金融政策机制,有效发挥金融在加强生态文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背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对金融部门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2000年,联合国发起有关企业公民的“全球契约”活动,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的逐步开展,也对国内金融机构履行好环境保护责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我国2005年10月修订的《公司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2007年11月,国家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指出,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随后,多家中资银行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大都把节能环保放在重要位置。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对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经济背景:环保产业蓬勃发展,为金融业介入节能环保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环保产业通过提供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来防治对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以及处理废弃物和噪音,保护生态系统。在我国,环保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一是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二是销售收入不断增加。三是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四是经济效益逐步提升。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环保产业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国内金融机构介入节能环保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建立促进节能环保的金融政策机制。
  
  怎样健全金融政策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杠杆作用,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建议从5个方面着手建立促进节能环保的金融政策机制:
   法律保障机制:以立法形式建立和强化节能减排的硬约束。以立法方式形成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硬约束,是利用金融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法律前提。因此,针对当前我国节能减排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保障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要在借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实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国节能减排总量控制的法制化,通过国家立法形式确定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并逐级分解到地方和重点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污染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这是在国内利用金融市场机制开展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基础。
   市场交易机制:加快建立多层次的排污权交易平台。市场机制比行政控制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具有更显著的有效性,能够以较低的费用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特别是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在发挥价格信号、行为激励和资金配置功能,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减排方面作用将更为突出。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力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为此,应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扩大国内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及早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平台,实现污染减排从基本依赖行政手段向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转变。
   监督约束机制:促使金融机构健全项目融资环境影响调查和风险防范体系。在国内,由于《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等行政规章出台时间不长,金融机构对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了解不深、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机制相对薄弱,真正落实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的要求还有大量基础性工作要做。为此,必须从强化外部约束着手,一方面,完善环保部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金融机构执行环保政策法规的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另一方面,支持社区公众、环保团体、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落实信贷环保制度的情况开展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督促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有效合力,达到强化内部控制机制、严格信贷环保要求的目的。
   财税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既是金融机构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体现,同时与这些国家支持节能环保的各项政策相互配套、落实到位,绿色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良好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自主创新的机制还不完善,创新的外部环境也不够理想,更需要各级政府对促进节能环保的金融创新予以政策鼓励和支持。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投资项目和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投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制订和实施对绿色金融创新成效突出、服务良好的金融机构的奖励、表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项目的有效投入。
   对外合作机制:促进国内金融机构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方面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为了将国际上运用金融机制促进节能环保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进国内,加强在节能环保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合作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世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都把我国作为节能环保方面的主要合作伙伴。今后可在继续与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开展能效项目融资合作的同时,积极扩大在碳市场、碳基金、气候保险、融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加强与跨国银行的合作。在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大型跨国银行中,有不少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我国应将节能环保的金融服务作为今后中资金融机构与境外战略投资者之间开展技术合作的重点领域,学习和吸收境外金融机构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三是加强温室气体排放交易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要有“绿色金融”护航

关于旧货中国(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竞价广告位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2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