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在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称,目前环保部正在研究监测PM2.5,有望在有条件的城市试点。
近期,有部分地区的空气监测引发关注和热议。PM2.5和PM10这两种空气监测标准也进入公众视野。
邵敏教授透露,环保部近期开了几次会议专门研究PM2.5监测的相关事宜。
早在11月1日,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新规首次对细颗粒物PM2.5的测定标准进行规范,为接下来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做准备。但近期在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过程中,环保部还未将PM2.5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
“监测PM2.5在技术上与PM10相比不会更困难。”邵敏告诉记者,由于各地的监测水平不尽相同,国家主管部门还不会要求各地强制性监测PM2.5,但是环保部已经逐步放开有条件的地区,并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在珠三角的一些山区,国家正在陆续开始进行PM2.5的监测。
邵敏介绍,PM2.5的污染源主要是扬尘、机动车尾气、燃油尘、餐饮油烟尘等。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PM2.5的污染区,其中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又是中国的污染区。
邵敏称,根据相关规划的内容,国家已经在研究制定这三个地区的PM2.5的控制性规划。
北京环保局表示尚无公布PM2.5时间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有望于明年率先公布PM2.5。对此,北京市环保局表示,本市尚未有公布PM2.5的具体时间表。
PM2.5是超细颗粒物,直径还不及头发丝1/20,虽然体积很小,但其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会大幅降低城市能见度,直接造成灰霾现象,而且本身也是各种污染物附着的载体。此前,对PM2.5是否该列入环境监测数据,在社会上曾引起很大争议。昨天,上海媒体报道称,上海明年有望率先推行能反映更细小颗粒的PM2.5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还有可能增加臭氧标准值数据。据介绍,PM2.5列入空气质量指标,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上海已有一些区域正在尝试PM2.5的监测,并纳入内部空气质量监测。目前,已有杨浦、宝山、虹口等近20个监测点,在近一至五年里开始监测PM2.5。
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微博)昨天表示,北京何时公布PM2.5尚无明确时间表。此前,杜少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肯定会公布PM2.5数据,环保部多年前就在做这方面的部署,各地也在做相关的准备,"北京是首都,可能会走得快一点,走在前面,我们积极做准备。"
杜少中说,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矛盾,"在大颗粒是主要矛盾的时候,我们监测并且着重治理的重点曾经是总悬浮颗粒物,后来变成了PM10,就是可吸入颗粒物。现在社会也在关注,我们自己实际上从几年前也开始在关注并且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研究PM2.5的问题,所以它迟早会变成我们监测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