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4日公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打响了“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枪。消息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11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调整政策有望在两会前后出台。
引导投资方向 指导目录将调
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11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望在两会前后出台。“总的来说,此次调整很大。”消息人士透露,部分产业振兴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政策精神,都将在新版目录中有所体现。这些调整还体现在信贷支持、资本市场融资、财政支持、土地供应、电价等方面的变动上。
消息人士透露,在2005年版目录中,“大型乙烯建设(东部及沿海80万吨/年及以上、西部60万吨/年及以上)及现有乙烯改扩建”属于鼓励类项目,但在新版目录中已被删除。由于2007年版目录(征求意见稿)没有对外发布,2005年版目录出台距今超过5年,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版目录类似调整较多。
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该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
鼓励类主要是鼓励在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对于鼓励类投资项目,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于淘汰类项目,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内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可提高供电价格。
此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另一利器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也将在做出较大调整后于近期出台。该目录是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附件,是实施项目核准制的重要基础文件。目前,中国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两种制度,核准的范围即由核准目录规定,现行核准目录涵盖企业投资项目的范围不到20%。
加强准入管理 多项规范将出
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对外公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有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只是2011年提高部分受限行业门槛的第一个动作,相关部委出于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目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加快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工作。这将对相关行业带来重大影响。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日前表示,2011年还将制订并出台合成氨、尿素、磷肥、含氢氯氟烃、木材等行业准入条件。其中,合成氨准入条件研究拟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征求意见稿。
除此之外,工信部今年还将发布氰化物、三聚氰胺、稀有金属、温石棉、氟化工方面的产业政策与管理条例,研究提出碳纤维、菱镁、涂料、染料、胶粘剂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具体省区和企业,适时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生产企业名单,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社会投资投向,制订下达稀有金属、萤石、耐火粘土生产指令性计划。
早先,工信部修订并发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和《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分别提高了焦化行业和电石行业的准入门槛。
推进结构调整 新兴产业领衔
多位证券公司研究员认为,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后的市场空白将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填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早先了解到,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可能在“十二五”规划中单独占据一章节;而在规划出台后,七项战略新兴产业将分别发表各自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中期发展目标。至于具体出台时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作为十二五总体规划中的分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时间肯定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后。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第三阶段,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改造的传统产业也将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在2010年11月25日完成专家论证环节后,各部委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尚存分歧,在发改委上报国务院之前尚需较大修改,考虑到与“十二五”规划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衔接,该规划出台日期将在两会之后。
此外,对于钢铁、水泥、风电设备、多晶硅、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维生素C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关部门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针对上述行业所存在的结构问题做出调整。
可以预见,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产业结构调整风暴将再次刮起。但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提醒说,用行政手段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不利于部分行业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对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可以适度宽松。”
建设基金延期解资金困境 水利行业迎来黄金十年
作为诸多支持水利基础建设政策中的重要一项,原定于2010年12月31日废止的水利建设基金将延长10年。财政部、发改委和水利部日前联合发布《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行,到2020年12月31日止。分析人士称,建设基金延期,困扰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困境有望纾解,水利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详情】
房地产中介“吃差价”分割出租等行为将被处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出台《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并于25日正式公布。该办法是中国第一个专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的部门规章。根据该办法,房地产经纪机构赚取差价、分割出租、挪用交易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可遭到罚款以至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详情】
延伸阅读:
新兴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领衔结构调整
新兴产业引领经济“轻盈”转型
长城证券:新能源多晶硅产业或将迎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