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网】(记者 王德祥)265亿元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上月起正式实施,热水器中,电热水器品类并未入选。业内人士分析称,电热水器产品采用二次能源、属高耗能产品以及有热泵、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可以替代等原因,是相关部门确定这上述政策的主要出发点。
但专家表示,热泵、太阳能产品本身就已是高能效产品,结构升级节省下的能耗并不明显,而市场上二、三级能效电热水器产品要远多于一级能效产品,从电热水器耗电量较大、保有量持续增长等方面考虑,对电热水器进行节能升级方面的鼓励和引导,要更具现实意义。
必要性:耗电量大+保有量大
博西家电中国公司副总裁唐建荣称,电热水器属于家庭中最常用也是耗电量最大的电器产品,没有季节性,每天都需要使用,而其单件产品的耗电量可占到家庭总耗电量的30%左右,应当成为节能减排需要考虑的重头产品。
据测算,一个城市家庭的用电总功率一般为10000W左右(通过对空调和其他大功率设备,如烤箱、电热水器和燃气燃气热水器等错峰、错时、对换产品类别使用来计算),家庭每天耗电在10至15度之间。其中,电热水器功率在2000W至3200W之间,平均为2500W,以1台60升电热水器为例,加热大概需要3度电,24小时保温大概1至2度电,因此电热水器产品一天的耗电量约为3至5度,一个月约为90至160度,占家庭总耗电量的30%左右。
而当前阶段,基于电热水器产品的便利性和经济性,我国电热水器产品还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中国家电协会近期统计数字显示, 2011年,我国电热水器产品生产能力达2175万台,产量1890万台,其中,内销1545万台,2012年到2018年,我国(热泵/电热/燃气)热水器销售额会从约161.7亿元增长至323.3亿元,市场容量将从1821.1万台增长至3225.2万台。其中,电热水器产品销售额将从74.4亿元增长至129.3亿元,年增长率7.1%;市场容量将从约1000万台增长至1741万台。
但在当前的终端市场上,二、三级能效的电热水器产品依旧占据主流,一级能效的产品并不普遍,专家表示,此种情形下,积极引导电热水器产品的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更好的满足国家节能减排大战略的要求。
可行性:电热转换+本身节能
虽然目前电热水器大多使用直接加热体,其本身的热装换效率已经较高,但通过多种方式,依然可以实现能耗的大幅降低。
唐建荣介绍说,电热水器产品可以向多能源组合方向发展,比如太阳能+电热水器相结合,并逐步提升一次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二次能源的使用比例。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纯电热水器、太阳能+电热结合的热水器、热泵+电热结合的电热水器,一并纳入到电热水器的能效体系中,并加以统一的测量和考核指标,为我国进行相关尝试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而电热水器本身节能技术的提升也具有可行性。
据了解,电热水器能效标识具有两项重要指标:“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和“热水输出率”。通过防止能效虚标,健全全社会环保意识以确保“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真实有效以及提升“热水输出率”后,消费者就可以尽量购买小容量、低功率、高能效的产品,同时,这也能够更好的满足节省空间+超高效率的现代住宅要求。
唐建荣说,以最快的方法,最合理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热水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实是节能的最佳支持,而做到这一方面,智能功能是必须的。而从多种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发展来看,电热水器的智能化发展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