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继宋、元之后,帖学书法又一次发展和普及的历史时期。继宋代之后, 朝野间掀起的丛帖汇刻之风, 给明代书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明代书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明代政治、经济状况有早、中、晚期的不同变化,导致书法也呈3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并涌现出各自的代表人物。明代早期,适应明初政权的建立和建设,逐步确立了明代的书风,并形成独特的台阁体书法,代表书家为号称“三宋、二沈”的宋克、宋隧、宋广和沈度、沈粲兄弟。明代中期,随着文化统治的相对削弱,台阁体书法已不孚众望, 代之而起的是经济发达的苏州地区的文人书法,即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为核心的“吴门书家”。明代晚期,书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著名者有“明末四家”的邢侗、张瑞图、董其昌和米万钟,稍后有并称“黄倪’’的黄道周和倪元璐。他们的师承与书法风格都不尽相同,折射着当时的社会现状,其中,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董其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书法表现,其联系的紧密性与鲜明性,构成了明代书法的又一特点。从书法鉴藏情况来看,明代内府的收藏,在书法鉴藏史上是一个寂寥的时代,而自明代中期始,又是私家收藏最为繁盛的时期。他们的活动,甚至对今天的鉴定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伴随着鉴藏活动的兴盛,当时所伪作的大量古代法书,又给今人带来不少的混乱,需下大力气才能够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