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旧货网首页
中国旧货网,网上二手市场,废旧物资,企业库存,买卖,采购,求租,出租信息。内容加载中……
全部行业
行业二手信息,发布求购出售二手车,废旧电机,工程机械设备,内容加载中……
服务项目
免费发布二手信息,求租出租工程机,械设备,汽车。内容加载中……
手机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51旧货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古玩古董> > 陶瓷>正文
陶瓷论的造假与鉴赏
https://www.51jiuhuo.com 来源:中华古玩网 时间:2012/8/16 13:59:11 浏览:788次
历史文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物,被人们视为珍宝,受到重视,成为国家和个人的收藏对象。文物被视为珍宝,代表着财富,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商品社会里它会不断的增值,成为价值连城的商品,甚至是无价之宝。以牟利为目的及满足收藏家的要求,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伪造、仿制古物珍宝的现象。何谓伪造仿制?就是把前代的器物,按其形状、纹饰、底款、记号制造出来的器物就叫伪造。仿制品统称“赝品”。

  在商品社会里,赝品制造者总是依靠收藏家及经营者的贪心、贪婪心态而得逞。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赝品出现在西汉年代所伪造的“玉杯和周鼎”,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出现仿造前朝各式各样的器物。陶瓷器的仿造赝品就更为复杂,不仅有私家仿造,还有官家仿造。特别是官家的作伪,明、清二代的官窑,朝庭在不计钱财、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不惜资本倾全力模仿各类器型的瓷器,制作精美,水平高。这一类仿造的瓷器应视为精品,千万不可轻易视为赝品,毕竟它们还有其真实年代而且出自官窑仿制。即使是当时的民窑仿官器,也有着一百至五百年的历史,也有一定程度的收藏价值。民国瓷和刘少奇瓷(五十年代仿造的瓷器,非常精细)如能藏入,也有较高的价值。

  解放后,国内的厂家只有仿制少量的官窑、名窑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少量的宋五大名窑器、元青花、釉里红器、唐三彩、龙泉窑器、明、清官窑器等都是由国营企业的厂家仿造。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的需求和迎合当时海内外收藏家们的口味,出现了更大规模的国营企业、私家企业、个体企业的伪造仿制高潮,其规模是空前绝后的。克隆仿制的品种是包括了历代的陶瓷器,不论名窑、官窑、民窑凡有记载着窑口器物都出现在古玩市场上。甚至连解放后的“中南海瓷”(毛瓷)、“文革瓷”也大量仿制。而在古玩市场上出现得最多的就是“宋五大名窑、元青花、釉里红、明、清各朝的官窑器”,应有尽有。更有甚者,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器物也在古玩市场上出现,而且大受“收藏家”的欢迎。例如:现时古玩市场上有一种“古铜釉雕瓷,凡开光的地方都绘有各种纹饰(以花卉、西洋人物为主)的粉彩,珐琅彩器,底有乾隆款的各种器型瓷(这种瓷器全部是机制注浆,用贴花工艺),这种瓷器历史资料未见报道,国家、各省博物馆也未见有,但就偏偏有很多收藏家爱好这些稀奇古怪而又漂亮的器物(这种器物是2002年底才在古玩市场上出现的)。

  什么会出现这场空前绝后的伪造、仿制、克隆高潮呢?1、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内外收藏家们的收藏需求,如无收藏者们的胃口大,克隆仿制生产出来的赝品就无法消化,制造者就必须积压,无销路的商品还有谁或哪个厂家敢去生产?2、科技的进步;用电脑分析胎釉,纹饰等工序,用电力、煤气按升温的比例烧制,投入资金少,产品出窑快,无损耗,回报率也就大了。因此,导致私家作坊在全国遍地开花(据说江西景德镇是一户一窑的家庭作坊)。3、由于用上电气化烧窑(一天可浇几窑产品),销路广,大一些的厂家(例如:景德镇、潮安市枫溪镇的部份厂家)可以批量生产,其产品大部份是机制注浆、倒模(这类产品现时在古玩市场上占60%以上的比例),纹饰用电脑绘饰、贴花、上釉后烧制而成,这类产品在古玩市场上比比皆是。

  这些文物赝品在技术上存在翻版,再版的性质,因此只能称它为工艺品。它们是批量生产的,通过批发渠道,部份出口海外,部份就进入了国内各地的古玩市场,由专营瓷器的经销商再零批给各商铺或摆地摊的小贩,每件的价格从几元至千元左右(收藏者应明白真货真价,假货假价的道理,不可心存贪念,否则会上当)。而商铺、地摊的经营者,为了牟利,根据各自掌握的收藏者心态,把瓷器再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造假,直至收藏者认为“这一件才是真东西”,掏钱买入该器为止。而真正的文物真品,却具有“不可再生”的价值,绝对不是这些克隆仿制赝品所能比较得上的。

  直接销售者的造假手法:

  一、用砂轮、油石、砂纸打磨器物的胎脚及釉面,使其现出曾使用过的痕迹。

  二、用、“氢氟酸”、“高猛酸钾”把器物内外涂匀(釉上彩器不适用,因酸会把釉上彩去掉),约10—60分钟(视瓷器的釉而定)擦干后用火烤干器物的内外,洗净后在釉面上涂上动物油(这样做旧后的痕迹连草酸水都很难洗掉)。经上述做旧后的瓷器,釉面有脂光,有旧感,但只要有经验的收藏者,就会发现其旧感是人为的,脂光不自然的,如果经验不足者,就肯定会上当。

  三、用很尖的钢锥,在釉面上拷打,使釉面留下密密麻麻、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小坑,再把胶水涂在小坑里(用502胶或农具胶),然后洒上红黄土的泥粉,待胶水干后,用细砂纸磨平,形成出土器的迹象。

  四、把器物打破重补,冒充旧器,把赝品的名窑器打碎,把碎片用“氢氟酸”、“高猛酸钾”浸泡几天,再用火烤干或涂上泥浆冒充高档出土瓷片进行销售。

  五、还有两种真假各半的赝品,它们从出窑时就已形成了。其中一种是用旧器(晚清、民国釉上彩器),去掉彩后,重新绘饰、加款、上釉后重烧,冒充官窑器。一种是把从旧窑址中出土的器底、口部重新接坯绘画、上釉烧成。这样就形成了半真半假器,现时古玩市场上最多的这种器物是底款,正德、嘉靖、万历、康熙的青花、五彩器。

  六、销售者对付收藏者最高明的一招就是讲故事给收藏者听,而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诱使收藏者上当:一说其祖上是哪个朝代的大官,才会有这样的名贵器物;二说这些器物是从哪个大墓中偷挖出来的;三说这件器物如果在拍卖会上可值几百万元,因你是识货的人,又有鉴定水平,我们才会来给你看货,现因什么原故,钱紧才会几十万元卖给你,大有利可图。你如果不买,明天香港或台湾的某先生就要来买走了,你可别后悔;四说这件货物已经某某大专家鉴定了,货包真品,如假我把货吃下去等等。总之卖者奉承恭维的话会使买者听之舒服,故事的情节会使收藏家头脑发热、上当、中招。

  由于有利可图,造假者为了牟利会不择手段的造假去迎合收藏者的心态。这种状况也就应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成语。凡踏入收藏这一行列的人,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踏入都会上隐(如同赌赂、吸毒一样),见到自认为好的器物,都会“夜难入眠”,非买上手不可。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鉴定水准,往往只会买到赝品,特别是追求“名窑、官窑器”的同行们,因为这些高档瓷器存世毕竟稀少。何谓“官窑”?就是由皇宫直接设置控制经营,专门为皇宫生产的机构,它是非商品的窑口,宫里要时就烧制,不要时就停烧,而且烧制的产品必须进行严格挑选方能进官,凡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打碎埋掉,绝不允许流入民间。由于这些高档瓷的数量少,其价值才会在海内外的拍卖会上出现“天价”。如市面上随便“捡漏”就能捡到官窑器、名窑器,那么海内外的拍卖会就不可能出现“天价”了。

  文物遭遇厄运是历朝历代的战争对其造成的破坏。但解放后的六、七十年代却是文物的悲哀期。文革期间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对古文物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当时“四旧”二字造成了人人自危的压力,只有“破”之方能入眠。七、八十年代因广东毗邻香港、澳门,当时的“广东省文物总站”在省内(特别是潮汕地区)设点收购古旧文物出口(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导致全国各地的文物贩子都涌到了广东省这个大市场(全国最早形成的文物交易市场是广州市清平路的“天光圩”)。广东在古代是一边远的地区,没有太多的文物,但自明清二代开始由于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及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新兴地区。由于旧时代的种种原因,使广东沿海各地拥有了大量的侨胞及海外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地区、兴梅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人们为了生存,只有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因而形成了世界各地都有潮汕人,客家人(广东有句俗语“无潮不成市、无客不成圩”之说)。六、七十年代,潮、梅地区的群众手头上有钱(华侨汇款),特别是潮汕地区的群众有钱可买入卖出(国内的走私活动也由此而生)的贩卖、收藏古旧物品,这在当时也是名闻全国的。而广州历来又是全国最早最大的文物集散地(历来的文物走私,大部份都从广东出境),吸引了海内外的文物贩子前来交易。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除被文化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所破坏的 、再经广东省文物总站合法出境、走私份子的非法出境,存余下来的一部份文物就在省文物总站各市级文物店及广东一些收藏家的手中了。再加上八、九十年代这十几年的时间的合法出境和非法出境,再被国内各地的收藏家收藏入手。现在的古旧文物已是所剩无几,连国内很多省、市级文物商店都是空空如也,就是有也只有民窑器了。事实上,现在古玩市场上的“真品”即使是民窑器所占的比例也只有千分之一(在此是按整个古玩市场的数量而言,有的古玩店上千件货连一件真的民窑器都没有),如果说官窑器的“真品”在十万件中也难找到一件。这一点绝不是危言耸听,从中央电视二台创办“投资艺术品栏目”二年多来,公开向社会征集藏品展出,至今还未见报导一件“官窑器”的真品(中央二台每周征集5000件相片,每月2万件,2年多来征集了近50万件,却无一件是官窑器或宋代五大名窑器),由此证明这些珍贵品种并非是易得的。

  由于以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现时的全国性古陶瓷资源的枯渴(毕竟出土的陶瓷器是有限的)现今已形成了古瓷北归的局面(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收藏家都到广东各地购旧货返北方),因北方(实际上应该说除广东之外的各省)在六、七、八十年代近30年里的古旧文物90%以上都流入了广东或是直接由海内走私份子走私出境了。

  其实,作为一名真正的收藏者,其收藏目的应“求真、求精、求不可再生品”,如果是赝品(七十年代后的仿品),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能作为工艺品(大师级的作品除外),因其存在着翻版、再版的性质,而且可以批量生产,因而不存在收藏的价值。民间收藏是一项群众性活动,收藏者应在这项活动中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同时必须记住“学无止境”,这样方能学有所成。哪一个有名望的专家、收藏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而成“家”的?在收藏的过程中多加研究、求证,逐步巩固自身的鉴赏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如果急功近利,自以为是时,必须将“折戈沉沙”误入岐途而不能自拔,届时将追悔莫及。研究应站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缺一不可),争取做到能举一反三,《古物都有年限(如同树有年轮),年限长短所留下的“老化”状况,在任何古文物上都会反映出来的》。

  由于造假已用上高科技术,使得传统鉴定已变得不大可靠了,收藏者必须以自身的鉴赏水平,综合请教有经验的老前辈和专家的看法,再求证于科学鉴定,这样才能知晓自己的水平在什么程度上!在此本人谈一谈对陶瓷器鉴赏的一点心得。

  一、先辈、专家们出版的文章,发表的无私经验、心得、理论,在当今的文物古玩市场上,已有一部分不太适应了,但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因现在的仿制已用上了高科技,电脑分析配胎釉绘纹饰,各种各样的造形、纹饰、尺寸、底款等都可仿制达到“惟妙惟肖”的境界,作为收藏者,就必须多加研究、求证、否则就不会进步。

  二、确定器物是否旧器?首先应从陶瓷器的胎釉入手:①旧器:釉比较厚,分布不匀,有包浆状,釉面呈脂光(如玉的光泽内含),器的胎釉整体自然,并伴有长年累月涤洗、磨擦,使用过的痕迹,胎坏都是手拉坯制作,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手拉坯形成大小、深浅不一的旋纹会留在器物的内壁,竹刀修胎的痕迹会留在器物的外壁及底部,竹刀修边胎的地方会留下“竹刀纹”。②新器(赝品):釉薄光滑,呈贼光,无包浆状,即使用“氢氟酸”处理过的器物,其光泽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呈不自然状,赝品的胎有人工和机制二种:人工拉坯的胎没有竹刀修胎的痕迹(因是用铁刀修胎),机制胎的连手拉坯旋纹都看不见,而且胎土紧密,含粉状,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③旧器无釉露胎的地方,呈干燥状胎釉形成一体的感觉。新器无釉露胎的地方呈“湿”状,胎釉形成二部份的视觉,即使经特别做旧处理过的器物,也无法呈现胎釉连成一体的视觉。④同样大小、厚薄相同的品物,旧器因经几百千年的时间风化,比较干燥变轻,而且拷打时器物声音发哑。新器因无年限的风化较重,拷打时声音较响。⑤旧器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上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呈现出一片自然、干燥、统一的色泽。新器的胎湿现刚出炉状,或因化学物的造假,变得太黑,太旧的状况,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

  三、大多数的旧器由于釉厚(釉下彩器),绘在瓷器上的纹饰,看上去有沉在釉下面的感觉,绘画手法随意自然,有动感,在纹饰的笔划中能看到有深有浅的颜色。新器釉薄(个别除外),釉面光滑,呈贼光,纹饰看上去都浮在釉面上(高仿器除外),绘画手法呆板,不自然,无动感,纹饰的笔划平流死水,颜色无深浅之分。

  四、旧器是用木柴、煤炭烧造,由于窑内升温不均匀,会造成大多数器物釉层的流动,形成釉面会出现厚薄凹凸不平的地方,釉面的汽泡比较少,而且分布不匀,但汽泡却有层次(即二层、三层),凡垫烧的器物,胎脚处或多或少沾有窑砂。新器是用电气烧造,升温快,而且釉薄,形成釉内的汽泡大中小密密麻麻,分布极匀,无层次(呈一层状),釉表光滑平整,因是机械窑烧制,胎脚无沾窑砂的迹象。

  五、①出土器有明显特征:大多数的器物在地下受到几百一千年的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袭,轻的会在釉下形成一层很自然的泥浆状(用20倍以上的放大镜可看见泥浆状分布在釉内气泡的上面),重的会把釉面局部或全部腐食掉,在器物的釉面形成自然的条状,块状的附着物(大多呈褐黄色,黄白色),这些附着物用钢刀都无法割掉。有一种假出土器是用泥浆或泥粉加胶水沾上去的,一割即掉。还有一种假出土器是用泥浆涂在已烧好的器物釉表上,待其干后再上釉第二次入窑烧成(行里话叫“复烧器”),这种器物如用肉眼看100%是出土器,但如果用2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那些泥浆状都在气泡的下面,只能见到气泡,而无法看到泥浆状。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第二次上釉,釉在高温中又形成滚沸产生气泡,而涂上的泥浆又变成沉在气泡下面了。旧出土器经水打温后,用鼻嗅之,有泥土香味。②出水器的特征:从海中打涝的器物(从唐代到清代,我国的外贸瓷器大都由海路向世界各国出口,而当时的船只设备差,很多无法经受海中风浪的冲击,因此沉入海底的船只多不胜数),呈现二种状况:好的釉面光洁如新,有脂光;差的光泽全无,如同脱去了一层皮。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釉好的器物,一沉下去时即被海底沙泥所覆盖,从未被移动过,釉差的器物,一沉下去即被海流在海底的沙泥上长年类月的淘来淘去,把釉的表层全部或局部磨掉。在海中出水的器物都会不同程度的沾上贝壳(俗话叫“寄生”),贝壳的附着自然而又牢固,假的出水器,贝壳是用胶水沾上去的,呈不自然状,并在贝壳的边沿可见到胶水的痕迹。真器在海水中浸泡了几百一千年时间,由于年限及海水的风化,形成了干燥状,胎釉连成一体的状况,用放大镜可看到器的釉、胎表面形成均匀自然的下凹黑点状。新仿假器绝对无此特征。

  六、旧器抚摸时手感舒服,釉聚处有明显凹凸感,并有一种继续开片纹的状况(这是因岁月的老化所形成的),这种开片是在釉层由里往外开的“冰片纹”。新的假器都有化学品造假处理的,凡用化学物质处理过的器物用鼻嗅其内部,都会有一种“异味刺鼻”的感觉。瓷器入藏时,可用0.5%比例的“草酸水”浸泡24小时,旧器的年代风化绝对不会洗去,但假器物伪造上去的状况却被“草酸水”在浸泡中洗掉,浸泡过的器物再用1%的洗衣粉水浸泡24小时,洗干净后的器物可回归其旧貌。

  七、必须多方面综合、调查、研究方能确定器物的真假及自身的鉴赏水平,绝不能凭“有脂光、手感舒服、紫口铁脚、有火石红、铁锈斑、开片纹等的一、二点感觉,就武断下结论。因古陶瓷是人工制作的坯件及刻制绘画纹饰的,不可能每器都一模一样(毕竟不是机制可以印出来的),而且在几十米长的窑内烧制,用木柴煤炭作燃料,要加温到1200度以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由于升温慢,在窑中无法保持均匀的火力,因此,会造成器物的生烧、变形、胎釉变样、纹饰发色差异不同的状况。绝对不是现代克隆赝品瓷,用高科技烧制那么简单,全部的产品都能烧出一模一样的水平。

  在此,再带上一句话,奉劝收藏者们千万别带“版图,放大镜”去买“古董”,因“按图索骥”只会买到假货,绝对买不到真货,而放大镜不是一放到器物上就能分出真假的设备,反而收藏者一到行家或经营者处,只要你一伸手,人家就知你的水平了。如果你用“版图、放大镜”对赝品进行对照,观察时,只要你问价,卖家就会把你引上成功交易的道上,事后损失的只是你自己。实际上版图的器物只是供我们参考其造型、神态、纹饰等,绝不是“按图索骥”对上号就是“真品”,因古代的瓷器生产制坯胎一人,修胎一人,画、刻纹饰一人,上釉一人、写款一人、各司其职。因此世上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器物,除非是伪造品或现代的“克隆赝品”,放大镜是在研究时才能用的,其作用只是看气泡的状况,纹片及出土的迹象,不是一放到器物上就能分辩真假,就能成为专家。

  真正要求证藏品的真实性,本人认为最后还必须去做科学鉴定,因科学鉴定分析出来的数据是无可争议的(传统鉴定如由三名专家鉴定会得到三种结论)。在此,向广大收藏者推荐“北京华厦物证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该所是国内最具权威的鉴定机构,收费标准:①专家传统鉴定300元/件;②釉质老化鉴定(科学鉴定)500元/件;③物质元素测定(科学鉴定)800元/件,该所并出具鉴定报告证书。

关于旧货中国(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竞价广告位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1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