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出现,真假争论搅的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随着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声槌响,价值约2.67亿人民币(按当地当时汇率牌价折算)的“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被美国华尔街企业家夺得,宣告了所谓“中国民间收藏的元青花数量超过国外博物馆馆藏之和”这种臆想理论的可笑,也宣告了国内外某些拥有几十,几百件“元青花大收藏家”金钱梦的破灭。物以稀为贵,国际行情所反映出的元青花的稀有与国内民间“惊人藏量”的巨大反差,实在发人深省。
当前,更有同广大热衷于元青花瓷收藏的朋友们讨论怎样鉴别真伪元青花的必要,以便于大家冷静下来,避免重蹈2000年明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在香港以4400万港币拍卖后,内地大量出现其仿品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的现代仿品已经在景德镇由专家制作成功,并打上了仿制款识公开销售。但也一定会有人制作一些不打仿制款识的赝品蒙人。
首先说明,青花瓷在元代除景德镇烧造外,云南省玉溪等地也用当地瓷土和青料烧造。现在古瓷界讲的元青花和对元青花的鉴定,一般都指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而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又可分为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国产请了绘制纹饰的普通瓷,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是指前者。
文物鉴定属标准学范畴,即它要借助已知的,经过科学考证是准确无误的典型标本,来对被鉴别物质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被鉴物的时代,性质,与特征。瓷器鉴定也是这样的。
古瓷器的传统鉴定,通常是以目测器物的造型、胎、釉、采料、纹饰、款识以及工艺特征等为基本手段,并通过用手摸、掂分量、听声音等一些辅助方式,来辨别瓷器的真伪和烧造窑口、生产年代及艺术价值。这种鉴定方式简称:“眼学”或“目鉴”。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民间古瓷收藏的迅速升温,在市场效应的推动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仿古瓷已越做越“地道”。尤其是经过20多年制赝与辨伪的“魔道之争”,一些仿古瓷利用“现代科技+仿古工艺”的复合手段,在外观上已达到惟妙惟肖的地步,向古瓷传统鉴定理论和鉴定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
现代元青花仿品能不能达到乱真程度?这需要做辨证的分析。古代瓷器是在当时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而成的产品。现在仿古瓷没有条件从胎土原料、釉料配方、采料加工、烧制工艺等所有方面完全再现600多年前的元代中晚期状况。特别是器型制作的美学历年和实用要求、纹饰布局和绘画风格的时代欣赏标准等受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强烈制约因素的影响,在现代是无法重复的。所以说元青花的仿品与真品在所有特征上都毫无差别是不可能的。当然,现代人通过高水平文化素养加上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的优秀仿品在单个特征甚至相当多的特征上使“目鉴”一时难辨真假,到是极有可能的事。不然的话,怎么能让一些有名的专家也对赝品交口称真,在鉴定证书上签上大名呢(因利益趋势而指鹿为马者除外)?所以,走眼的关键还是鉴定者的水平不到位。推一步讲,用现代仪器单单检测对比真伪两者的胎质成分,现代仿品也会原形毕露的。因为用以制作元 青花的麻仓官土(优质高岭土)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已枯竭,而现代仿古瓷作坊已无可能再配制出同元代化学成分完全相同的坯料。
下面就古瓷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青料、纹饰、工艺以及铭文等方面的鉴识,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器形。过去古瓷鉴定专家面对一件鉴定对象时,首先看它的造型对不对。冯先铭先生说过:造型与纹饰“是鉴定瓷器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两方面,鉴定的可靠系数即可达85%”。
现代仿古瓷高手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精密测试和反复实验,已能完全掌握各种配方的胎泥的烧制收缩率,从而使高仿品的造型上几乎可以叨叨难辨真假的程度,所以,单凭观察和对比器形以不能完全保证鉴定无误了。我们一定要记住,古瓷鉴定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采取排除法从组成器物的所有要素上逐一鉴别。如果意见被称之为“元青花”的器物在造型上同元青花真品看不出差别,我们只能认为在造型上排除了一个疑点而已,还要在从其他方面鉴别真伪。造型上对的可能是真器,也可能是赝品,但造型不对的一定是假货!这是我们不提醒酷爱元青花的藏友们的第一个观念。
二、胎质、胎色。景德镇窑宋代和元早期皆用单一的瓷石来制坯泥,称为一元配方。这类坯泥属高硅低铝性质,烧成温度通常在1200C以下,窑温稍高即易造成器物变形。元代中期,发展成瓷石加高铝含量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耐火度可达1300C以上,在保证器物不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胎质的瓷化程度和釉质的玻璃化程度都得到提高。
元青花的瓷质由于二元配方的运用虽然得到了优化,但仍受到当时原料加工水平的限制、胎质、胎色表现出以下的特征:一是白而不细,制瓷原料优良但用水碓加工,手段比较落后;二是粗而不松,胎土颗粒较粗但烧结紧密;三是腻润不干,胎泥经过陈腐工序,不但提高了可塑性,而且烧成后胎质滋润;四是胎内多有微小洞隙。
现代仿元青花器已无法获取与元代麻仓土成分相同的高岭土,多用工业化机械加工的胎泥制坯。这种胎泥由于用球磨机碎料,真空练泥,没有陈腐过程,因此烧成后的仿品胎质过于细密,胎内没有空隙,胎体比重大,手感沉重,露胎面细白无砂隙。近几年来为了在制泥工艺上仿古,景德镇周围许多瓷石、瓷土产地的江边河畔又出现了一些用水轮作动力的水碓制泥作坊,专门向仿古瓷作坊提供泥料。椐一位行家里手介绍,这类泥料比机制泥料“有性,好用的多”。但无论如何,用这种缺少长时间陈腐工序的泥料烧制出来的仿元青花瓷在露胎处仍显干涩,没有元青花真器露胎处那种粗而不干、润腻不涩的质感。当然,这种感觉不是看了文字就能立马掌握的,要多摩挲元青花的标本,才能找到感觉。
仿制品在胎色的外观上或许可以接近真品,但永远不会与真品的质地一致。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二个观念。
三、釉质、釉色。元青花所罩的透明面釉是承袭宋代景德镇影青釉而加改进的高温石灰碱釉。由于含铁量较高,釉色白中泛青,釉面不如明代永宣青花那样肥润,积釉处呈湖蓝色。
从釉质釉色上辨别元青花的真赝,只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察釉汁的色泽。由于“至正型”元青花上所用的透明釉在配方成分、加工工艺上没有留下准确资料,现代仿元青花器的透明釉只能从色感、质感上照猫画虎地配制。因此绝大多数现代仿元青花透明釉釉色泛绿,在积釉处呈湖绿色而不是浅湖蓝色。最近看到有极少数仿品的积釉处呈湖蓝色。但有蓝的太过,同真元青花透明釉两相比较,便显得极不自然;而是看釉中气泡的疏密大小与层次分布,以便分辨出是柴窑烧制还是气窑烧制?现代仿元青花多用气窑烧制,窑温易控制,窑内外呢度均匀,气愤好掌握,烧制成品率高。但由于柴窑和气窑在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时间差异和升温曲线的巨大区别,现代气窑无法完全重复瓷器在柴窑内烧制时的复杂甚至极其微妙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特别是釉中气泡的疏密大小与层次分布表现。现代气窑仿品釉中气泡小而密,缺乏通透层次感;而柴窑烧制品釉中气泡则较之稀少疏朗,气泡空间隙大,大、中、小气泡都有,且分布有层次感。柴窑产品釉面质感活而水灵,气窑产品釉面质感死而呆板。这种感觉是原于釉面中气泡对光线反射的无序性和有序性两种不同的物理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明清官窑透明釉器因为釉质纯净,烧窑技艺精湛,对窑温的控制稳定均衡,所以很多产品的釉中气泡也较小、较密,但仔细观察分辨,仍可找出同气窑效果之间的微妙差异。
有人认为釉中气泡对鉴定工作没有作用,笔者不敢苟同。世界上任何想象都同一定的本质相联系。瓷釉中气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形成和分布变化一定有其物理的、化学的原因。不同时代的不同原料、配方、烧制工艺必然会在瓷器上有所反映,包括从釉质的气泡上表现出来,从而成为真伪鉴定和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诚然,当前对釉中气泡的形成、时代特征及表现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还在探索阶段,但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
仿古瓷是个一本万利的营生,现在一些元青花高仿品不惜工本从各个环节上尽力模仿,包括高薪聘请名师用柴窑精心烧制,严格筛选,使成品几近逼真。所以,鉴定时务要全面分析。真元青花是柴窑烧制的,但柴窑烧制的不一定是真元青花,而气窑烧制的“元青花”则绝对是赝品!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三个观念。
四、青料。是不是真元青花,用青花料来分辨是一种最有效、最便当的方法。观察近20年来元青花的仿品,在青花料的发色和色料在纹饰画面上的表现最容易露出破绽。
元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属进口料,近年组织过中国专家赴土耳其参观托普卡比宫珍藏元青花的蒋奇畦女士考证,它就是产于伊拉克的萨马拉青料。萨马拉是古波斯帝国的制陶中心,富藏钴矿。萨马拉在古代叙利亚语发音为Sumra,苏麻离当为它的汉语音译。
苏麻离青属天然矿物料,主要特点是高铁低锰,并且含有砷等微量元素。国产青料都是高锰低铁型,不含砷等微量元素,因此无法用国产青料进行苏麻离青料呈色的仿制。然而近年来确实有不少赝品在青料的发色上同进口苏麻离青料已十分相近。
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的仿制,包括现在时兴的“克隆”,都只能逼真而绝不能变成真的。真赝无法辨识,只能说是在辩伪能力(即辩伪思想和辩伪方法)上落后与仿制水平。
现在有的元青花高仿品在青料色泽上确实已近逼真,非但颜色接近,而且也有大量下凹并显“锡光”的“铁锈斑”。其实,元青花所用的进口钴料在呈色上原本并不一律相同的,在不容的窑温下,因氧化或还原气氛的强弱差异,回出现多种呈色效果:有的色泽较深,有的较浅,有的晕散严重,有的较少晕散;欠火者青中代灰,过火者深蓝紫黑;烧成温度适宜、窑位上佳者呈色极靓艳,沉稳青翠。对比真赝,我认为最难仿的有两点:一个是苏麻离青料的特殊呈色——蓝中微泛紫,青中蕴淡绿;另一个是纹饰笔道中的色料聚缩现象。这两个特点应当是进口苏料中天然矿物的复杂成分(包括氧化钴以外的其他微量矿物成分)在特定窑温和气氛下烧制的特殊化学反应和合成效果,制假者在破译之前当无法乱真。
那么,如果从色泽上难分真假,有怎样来鉴别真假苏麻离青料呢?我看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看“铁锈斑”分布得是否合理?“铁锈斑”是纹饰中青料浓重处铁离子大量聚集并经二次氧化所形成的,有其特殊的分布规律。仿元青花在化学青料中添加了较多的铁元素,烧成后也会出现“:铁锈斑”,也会有闪闪“锡光”。但是,仿品的“铁锈斑”在分布上,有的太过,“铁锈斑”的密度和浓度大大超过了苏麻离青料成分中铁的含量;有的是在纹饰绘制后再用人工配制的含铁量极高的料水二次复笔点染,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认为的制作痕迹,甚至在浅淡的青花纹饰上出现了原本不该出现的“铁锈斑”;第二,看青花纹饰笔道中有没有色料的串珠状缩聚现象?这种色料的串珠状缩聚现象,不但在用浓重青料大片涂抹人物衣饰等部分时会出现,有时在用浓料勾画回纹等细线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多寡表现是同元青花制品的优良精美程度相一致的。越精良者越少,反之相对较多。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目前尚未有正式报道,有人认为是青料研磨不细,留有微粒所致,我看可能与青料淘炼、去杂工艺水平有关。某些仿品制作者想必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且刻意模仿,但效果极不自然;第三,看青料想胎面的下沉附着现象。苏麻离青料比重较大,在烧制中若窑温正常就不会向釉面扩散,而是在釉汁底层发生晕散。侧看釉面会发现所有青料纹饰部分有下凹现象,只是青料极淡处不太明显。
任何一种国产料,不管它淘炼得或精或粗,其色感都和苏麻离青料差别明显,容易同苏麻离青料在色感上混淆的是另外两种进口料——明代的回青和晚青的“洋蓝”,因为三者的呈色都是青中泛紫。但细心观察,这三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苏麻离青和回青虽然都是天然矿物料,但回青含铁量低,喊锰量也不高,古浓艳出无“铁锈斑;回青和“洋蓝”都没有“铁锈斑”,到蓝中泛紫,但两者相比,回青沉稳耐看,“洋蓝”却俗艳刺眼。
说到这里,有两个现象必须提醒藏友:一是不要把锰锈斑当成铁锈斑。不少藏友曾经拿着明清时期低档民窑青花瓷问是不是元青花?因为他们看到在青花纹饰的浓重处有“铁锈斑”。其实这是国产青料加工粗糙或者下等青料烧制时产生的锰锈斑。铁和锰两种元素在地球上大都有共生现象,国产青料都是高蒙低铁型,如果原料淘炼不细,锰杂质剔除不净,在烧制中就聚集起来经二次氧化成锰锈斑。由于同铁锈斑一样呈深褐色,容易被误认为是“铁锈斑”;而是不要把“洋蓝”当成苏麻离青。“洋蓝”是晚清民国时期从德国、日本等化工染料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化学料,呈色虽然也蓝中泛紫,但因非常纯净,没有天然矿物料苏麻离青中的杂质和微粒,也没有铁锈斑。要在青料上辩真伪,惟一的办法就是拿上可靠的元青花标本反复观察,把进口苏麻离青看透看熟,形成条件反射的知觉。
青料色感有苏麻离青味儿的有可能是真苏麻离青发色,也有可能是较为成功的现代化学料仿色,但青料色感没有苏麻离青味儿的,绝对不要当真元青花买!
五、纹饰。元青花的纹饰是有时代特征的,例如料无水分,一笔点画;布局繁满,层次较多;竹叶向上,焦叶实心;龙身如蛇,龙爪如廉;回纹单画,树梢出刺;仰覆莲瓣互不相连,三道如意开光等等。这些特征在有关元青花的名著如叶佩兰的《元代瓷器》,朱裕平的《元代青花瓷》中均有叙述。
元青花的低档仿品的纹饰一般都是画技低劣,照猫画虎,有的甚至东拼西凑,不伦不类。例如,把明代弘治莲瓣边饰和清代龙画在仿元青花器物上。这类低劣仿品容易识别,而高级仿品上的纹饰辩识就费事得多。高仿品的画师大都经过美术训练,有的还是陶瓷美术专业出身,仿绘元青花纹饰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照着原件临摹,得心应手,甚或并不二致。
高仿元青花的纹饰仿真程度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从纹饰内容看。图案画最容易仿绘,几可乱真;山石、花卉、树果以及动物也可以画的十分娴熟,真假难辩;人物画最容易露出破绽,要么照图临摹,行笔呆滞,缺少真品用笔恣意的流畅感;要么造型比例过分精确,表情异常丰富,充分暴露出现代美术师的人物素描功底;第二,从绘画功力看。古代画师虽然自幼学习,或投师,或家传,但无论如何不可能具有现代素描、写生素养。故而虽则熟练自如,却缺乏准确之比例及透视关系。随心点染,神韵张扬,不求工整准确,只要活泼生动。现代仿元青花器在纹饰绘画方面恰恰没有这种扑捉简练、夸张传神、意趣无穷的特点。谙熟这些画技特点是辩赝识真的关键。因而,仅凭熟知书本上的理论和模式性的描述是不行的,只有长期反复的观察实物标本和可靠的图录,方能从感性到理性,悟出其中的差异,练就明察秋毫的眼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元青花存世量稀少,目前很难发现纹饰完全相同的器物,因此,面对那些画有世界各地馆藏名品纹饰的“元青花珍品”,诸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
“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等,请千万别当真,或问:“为什么只生产一件?”此说法听起来似乎理直气壮,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且莫说让你碰到的几率究竟有没有?单凭这类东西已成群列队的出现,结论已经清楚。碰到有人向你兜售同已知博物馆藏元青花珍品纹饰类似的“元青花珍品”时,要特别提高警惕!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五个观念。
六、制作工艺。真假元青花在工艺上的区别较大。
1.从施釉和釉斑鉴别。元代对器物施釉用的是蘸釉和刷釉的方法,大器如梅瓶、大罐等外部上釉用刷釉法。由于元代制瓷工艺中普遍对器底出理比较粗糙,施釉后器底往往粘釉,因此瓶,罐底部烧成后往往留下少量釉斑。现代仿品大都采用喷釉法,底部无釉。为了制造假象,就认为涂抹假釉斑。真假釉斑的区别在于:真釉斑为器身刷釉后的底部粘留物,有的器物有,有的器物没有。假釉斑往往很多,且大片存在,这就弄巧成拙,露出马脚。真釉斑是在施釉工作台面上随机沾上的,多为小片。假釉斑是刷涂的或点涂的,可明显看出人为痕迹。
2.从器底部的修削工艺特征鉴别。元代轱辘车转速慢,大罐、梅瓶修足粗,刀痕宽但很自然;现代用电动快轮,转速快,修足细,太规整。为了仿古,有的故意用宽刀深挖,但刀痕太宽太深,有太过规整,很不自然。元代器底无论大小皆平切,然后侧棱倒刀,圈足内墙皆外斜。瓶、罐一类大器不重修足,圈足较浅,足墙宽厚。现代仿品有的正面看颇能蒙人,细看底面,修足滚圆,内墙直立,刀痕细匀,一看便知是电动转盘作品。
3.从接胎痕迹鉴别。接胎痕是古代制瓷工艺的弊病,元、明两代凡需分段拼接之器多难避免,如清后随制泥、成型及烧成工艺之进步逐渐克服,所以观察接胎痕就成为鉴别真伪元青花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制瓷所用的胎泥,配方比例科学泥料颗粒细、密度大、无气孔,加之硬度适中,烧制温度控制准确,除特大型器物因自身过重,烧成后往往也会出现接胎痕迹外,一般中小型拼接器已看不到接胎痕。元青花仿品中,有的器里器外都没有接胎痕,不用再看,便知其假,因为它超越了当时的烧瓷水平。有的虽有接胎痕,但绝大多数为人工制作,横接胎痕极不自然:有的凸出部分显得过分,超越古代泥料的可能凸出限度;有的内部显得规矩,不像是在高温烧制时器物上部重力自然所为。值得警惕的是,现代高仿品中,有的在泥料的配制、接胎成型以至柴窑烧制已与古代工艺暗合,这类高仿品显然已盅惑了不少收藏者,并仍有不断蔓延之势。因而在古瓷鉴定上,我们应该持“一票否决”的谨慎态度,即:只要发现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赝品特征,不管其他许多地方多么类似真品,应当毫不犹豫的予以否定。在古瓷鉴定上很多人被骗,多是因为被某个貌似而实非的特征所蒙蔽,采用了所谓的“一票肯定”,这种一叶障目的方法是必然要吃大亏的。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时代已不同,网络、图版及实物已是高仿瓷皆有所本,仿制出一个、二个甚至更多类似真品的特征已不难办到。有鉴于此,面对一件瓷器,千万不要正向思维,同书上对照看哪儿真,而是要用逆反思维,专门寻找疑点,挑剔破绽。看出破绽的,哪怕在小,千万勿存幻想,要坚决予以否定。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六个观点。
4.从当时工艺习俗上鉴别。如元代高足杯、碗的高足是在利坯后用泥接,从中空的筒状足底看进去,可以观察到连接时高足杯、碗肯定不是元代之物。当然现在已出现泥接工艺的仿品,收藏者不可不防。
七、铭文。已知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瓷中,在制作过程中书写铭文于釉下者,除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那对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外,还没有发现更多被公认为有铭文者。但今年来随着元青花仿品的大量涌现,带有纪念铭文的“元青花”对得让人目不暇接。什么“大元国廷佑x年”“枢府公用”“太禧公用”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把写在仿自清乾隆时代的五管短瓶上的“大蒙古成吉思汗万岁万岁万万岁”字样,视作罕见的“元青花铭文”。查“万岁”一词,以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之解释最为准确:“````````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辞海》在“万岁”来寄托追思之理?已发现的元青花真器上写有年款、铭文者非常稀少,凡见到有铭文、年款者千万要提高警惕!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七个观念。
传统经验鉴定方法最重视的是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其次是工艺和款识,最后才是胎釉和彩料。现代条件下使用目鉴方法时最恐怕要大个颠倒才对,最要紧的是胎釉和彩料关,因为人为因素越多的越容易提高水平,而属自然界物质性的东西就不是制赝造假者随心所欲而能为之的了。
当然,上述常规特征的鉴定并不能保障收藏者在辩伪识真中百分之百的成功。中国的古瓷鉴藏活动数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战辩伪方法,例如“使用痕迹鉴识法”“土锈水锈识别法”“拉胎划痕检测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广大古瓷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常规鉴定理论之外,也应当注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