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发展到明代,在元代成熟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经过明初洪武的过渡期,到了永乐和宣德年间,可以说是到了明代青花瓷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一直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一种典范,为后世所追仿。这两朝的官窑器,多使用进口青钴料(即所谓“苏麻离青”),但到了宣德朝后,也许是因为进口料的缺乏,有在一个器物上合用国产和进口两种青钴料的现象。在制瓷的风格上,永宣期的青花瓷已完全摆脱了元瓷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由于在制瓷技术和工艺等方面,这两朝大体一致,因此,历来都有“永宣不分”之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仔细鉴察,还是可以将两朝区分开来的。现择要介绍鉴识两朝青花瓷的要领。
两朝青花瓷的纹饰图案由元瓷装饰的粗放而向秀丽、典雅方向发展。由于用“苏麻离青”料在瓷胎上作画,烧成后易产生晕散现象,一般不适合作要求图象清晰的人物,因此,两朝纹饰多见植物图案,常见的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牵牛花、石榴、枇杷、葡萄、荔枝、樱桃、灵芝、山茶等。动物纹多见为龙凤图案,后期特别是到宣德朝,又有少量的麒麟、狮球和海兽波涛纹出现。另外,庭园仕女、婴戏等人物纹图案也较永乐为多。特别要注意其绘画的用笔特点,与元代的刷涂不同,两朝此时的绘画,多为双勾填色,系用小笔触一笔笔填绘而成。因此,图案上均可见小笔触填绘的痕迹,无一笔涂抹之作。在鉴识时,除了要注意其“苏麻离青”料的烧成特点外,必须要审察其绘画的用笔特点。小笔触填色也系永乐至成化前期明代青花细瓷绘画用笔的共同特点,这是鉴识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形制上,永乐期的盘、碗之类撇口器的口沿极薄,手抚之较尖而无圆浑之感。永乐细瓷的底不同于元代的斜削法,一般都是采用平削。宣德盘、碗之底多数有棱边感,不同于后仿者的“泥鳅背”。宣德器物以矮底足为多,大盘削足为倒梯形,圈足外墙内收,里墙外斜,用手无法抓起。宣德的大件器均为分段接合,凡见前后身模制而成者,均为仿品。盘类塌底现象明显。宣德器底部露胎处,或属白胎而有火石红,或有一层浅红色的涂抹料,但均无旋痕,凡有旋痕者,皆非宣德朝所出。
在款识上,永乐瓷一般都没有年款,极少数有款之物如青花瓷碗类器,均把年款书写于碗的内心部,且一律是四字篆书款“永乐年制”。自宣德朝起,款识装饰开始盛行,且落款的地方也随器物的形式不同而不同,并非只限于器物底部,前人就有“宣德款识满器身”之说。相对而言,官窑较多,民窑较少。同时要注意宣德年款的一些特定之点,如书写大都以青花写的楷书体,篆书少见。传世完整器的四字篆书“宣德年制” 款多数是后仿,六字篆款更不可信。宣德的楷书款,沿用古碑体,德中间少一横。
但鉴识古瓷,了解其纹饰图案特点、绘制的用笔方法,乃至形制的特征等等固然重要,可这些后世均可依样模仿,因此,只能是一个参考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其胎釉的烧成特点。
永乐瓷的胎土淘炼很精细,胎质纯净,杂质较少,抚之细腻有如糯米粉。烧成后,有肉红色透釉而出,除了在胎釉的结合处常可见到这种淡红的火石红外,在釉薄处也常从釉后隐现出肉红色来,这是鉴别的重要特征。与宣德相比,永乐的瓷胎薄而宣德厚,因而,永乐器轻而宣德器重。薄胎永乐瓷如盘碗之类虽边缘薄而透,但底心都是厚实而不透的,凡全部薄透者非永乐朝所出。另,薄胎永乐青花迎亮均可见胎质的厚薄不均现象,凡瓷胎厚薄均匀,大都是仿品。宣德瓷的胎质虽然也较白,但已明显不如永乐,所含杂质稍多,有的器物的露骨之处,多见氧化铁的红色斑点,而在永乐器上则是偶见铁斑。这也是永宣瓷胎骨特点的一大区别。
在施釉上,永乐瓷虽然胎质较薄,但施釉很厚,薄胎厚釉是其特点,而且虽釉质肥厚,却不显臃肿。还因为高温烧造,永乐瓷釉色肥亮,白釉的转折聚釉之成水绿色,釉内气泡虽也有大小之别,但没有很大的气泡,排列较松且通透,凡气泡大小一律者,非永乐瓷。宣德瓷大中小气泡都有,形成一组组气泡群,但群与群之间间距也较疏朗,凡气泡密集而整齐者大都非宣德瓷。从釉面看,永乐瓷显莹润,而宣德瓷则呈橘皮纹,白釉地出现一层雾状效果。后仿宣德之器,白釉地没有雾状效果。
此外,要注意“苏麻离青”料的烧成效果。真品晕散现象明显,且它的铁斑沉着釉里,侧看可见明显的下凹现象,色泽也较深。伪品青花没有晕散现象,铁斑色泽较淡,而且浮于表面,有的系用人工点厾而成。
关键的一点,永宣距今已600年左右,因此,传世品都应有较厚的包浆,釉色应是十分清亮,且因包浆缘故,青花应在釉下发出幽光,凡釉面发闷,青花发暗者,十有八九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