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是我国古代人们焚香用具,也作陈列之用。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集?古钟鼎彝器辨》书中云“古以兰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古时亦用熏衣,蔡质《汉宫典职仪式选用》载:“尚书郎、女侍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熏。”可见香炉在我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故千百年来,香炉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如果要进一步追根求源香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那是相当悠久。
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一些考古发掘资料分析,认为香炉是受我国新石器时代陶鼎、陶鬲的影响演变而来的不无可能,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陶鬲出现以及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青铜鼎来看,它们似乎是一脉相承的器物。
大明宣德铜香炉,当为炉中一绝,价值连城,向为收藏爱好者所青睐。为何大明宣德炉如此珍贵?自然也有它一定的原因,据考证,明宣德皇帝命令吕震等人参照《宣和博古录》和《考古图》等宋代书籍以及内库收藏的柴、汝、官、钧、哥、定等各大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设计出宣德炉的形制,这是其一;再是由于当时明代国力强盛,暹罗国进贡一批风磨铜(即红铜)数万斤,宣德皇帝命人用其铸造香炉,还掺进一部分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并于明宣德三年(1428)铸成香炉,名曰宣德炉,后来民间便把这种铜美誉为“乌金”。另外,宣德炉冶炼方法十分讲究,一般铜器只经过四炼,而宣德炉的铜要经过十二次之多,由于质地晶莹、沉重,制作精细、造型古朴典雅,无怪乎后人为之倾倒。
如何来鉴别宣德炉的真伪?根据笔者多年来在实践工作中所接触和体会,有三点可值得注意和参考:一、真品大明宣德炉造型古朴厚重,用手掂有一种沉甸感。仿品则俗气、单薄,显得轻浮,体积和重量的比例失调;二、真品大明宣德炉铜质多为风磨铜,并含有一定比重的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呈黄金色,金光锃亮,表面有一层坚硬的传世古,色泽晶莹、滋润、细腻,似乎有一种从内透出的奇光,韵味无穷。仿品则色泽呆板、暗淡,没有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器表呈黑褐色,用水煮或洗刮极易去掉;三、真品大明宣德炉款识多方形框,内阳文、楷书,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四种,字体笔划生动自然,工整清秀。仿品则字体粗糙、笨拙、呆滞,且其色泽与炉身不同。总之,由于宣德炉珍贵,后来仿品甚多,要想真正鉴别出真伪,确实不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喜藏者只要多学有关理论,多看实物、多比较、细分析,掌握其特点和规律,自然会收到心领神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