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时,随着越窑青瓷的渐趋衰落,浙江龙泉的青瓷则逐步兴起,最后取而代之,发展成为江南的两大窑系之一。在宋代,龙泉烧造的青瓷窑中流传得家喻户晓的有两个窑,即哥窑和和弟窑。这弟窑,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谓的龙泉窑。龙泉窑和哥窑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主要介绍龙泉窑的辨别方法。
龙泉青瓷窑在五代时即已开始烧造,只是到了宋代才有了大的发展。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而且还影响着南北的其他窑口。至元代时,由于南方白瓷的不断兴盛,其他青瓷窑口渐趋衰落,唯独龙泉窑却仍有发展。
要辨别龙泉窑青瓷,首先要观其胎釉。由于宋人的审美情趣比较崇尚釉色美,因此,这个时期的烧瓷均追求玉质效应。龙泉青瓷也是如此,釉面光润肥厚,釉质晶莹细腻,玉质感极强。因此,有无玉质感是首先要观察的,如釉色干枯,就要小心。这其中自然也有不同,早期施釉要稍薄于中晚期,并有流淌现象。尤其是南宋之后,使用了在高温中黏度大不易流淌的石灰碱釉,因此,产品施釉更加厚而均匀,器底施釉增多,玻化程度也较前提高,这也给鉴别提供了依据。在放大镜下,凡南宋施石灰碱釉的青瓷,釉面可见密集的大小气泡和未熔的白色石英颗粒。至元代,釉面的气泡则呈唾沫状。此外,由于宋元时期施釉较厚,因而在器物的边缘及其他凸起和转折之处,由于留釉较薄而露出白色线状胎色,俗称“出筋”。从釉色上看,宋代早期为青中闪黄,中晚期为粉青、翠青和梅子青,有少数为黄褐色釉。至元代,粉青、翠青和梅子青变成了黄绿色和个别的葱绿色,釉质也较宋时粗松,有的出现开片纹,由于施釉较厚,均有“出筋”现象。如釉色不对,且无“出筋”,就要慎重。从胎质上看,龙泉窑器物一般为灰白胎,也有少量的黑灰胎,黑灰胎大多为仿官窑产品。宋元青瓷的胎质都是较紧密精细,胎骨偏厚。细分则早期较薄,中晚期趋厚,至元则更厚且粗些。
在造型和纹饰方面,早期器物以盘、碗、壸为主,也有一些缽、洗、瓶、罐之类,器物造型都较规整精细、古朴浑厚,有不少是仿古铜器和玉器之物。均取正烧之法,故除圈足外其他部位均有釉。元代时制作不如宋代,器底和一些棱角之处修饰也较马虎,并显得生硬。在器型上,宋时多小器,元时则有不少大器出现。一般来说,青瓷的纹饰在宋代是由多变少,到元代则复由简单而变得繁复。宋代早期盛行刻、划而成的瓷纹、弦纹和莲瓣纹等,至中晚期逐渐减少,仅少数器物上刻划有莲瓣纹图案,有的瓷洗中出现模印贴花的凸起双鱼,此外,一些罐上出现堆塑盘龙,瓶、炉上则有鱼耳、凤耳、贯耳等耳饰。至元代,多花草纹。但是,须提醒的是,纹饰和造型均可仿制,因此,鉴识还是要更多地从胎釉和“旧气”上着手。
在制作上,宋器底部一般均可见刀刮之痕,而元器底部则可见乳丁状凸起,这是特征。伪品往往胎质偏白、偏粉,没有真品的古老质朴之气。釉色厚薄均匀,也缺乏玉质感,显得干枯无光或反之呈玻璃质贼光。釉色常青中夹黄或夹白,没有真品那种青翠的灵气,找不到因时间和环境造成的老旧之气。有的也有“旧气”,但仔细看可发现全系人工所为。现在制伪技术提高,有人工做出的跳刀痕、乳丁凸、腐蚀斑和未熔石英颗粒等,须特别小心鉴识。底足有被人工涂成的砖红色,却常常显得死板生硬而缺乏灵动自然的过渡。总之,只要发现上述情况之一,就须谨慎处之。
高松年,文艺评论家,文艺学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艺术与投资》杂志专家组成员,从事古陶瓷研究、收藏近30年,已发表古陶瓷鉴识文章数十篇,即将出版古陶瓷鉴识专著《古陶瓷鉴识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