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翰青1941年粉彩双鹿图印泥盒,在直径6.5厘米的印盒面上,作者绘有一卧一立双鹿,虽笔法不及方云峰之作细腻真实,有传统鹿纹的影子,但皮毛及梅花斑点亦非晚清笨拙体态白彩点饰之作可比。左边墨书“辛巳春月抚元人法于珠山”丛红彩印章两方。印盒底外壁墨书“伯作宝篇,子厂孙孙永”篆籀文及行书“翰青书”,另有红彩白文“画印”一枚,底红彩方框“翰青”楷款。
蝠纹为清代传统吉祥寓意纹饰之一,或福山寿海,五蝠捧寿,或云蝠,洪福齐大。民国瓷器上的蝠纹多仿清代风格,构图无变化,但画法略有新意。
红彩蝠纹碗,构图疏朗,蝠纹姿态舒展大方。翼展较宽,筋脉清晰可见,正面色彩渲染有深浅变化,背面填色上加点饰,绘画细腻。底虽书“大清乾隆年制”篆款,但非仿乾隆之作,因乾隆蝠纹多少有些图案化倾向,而与晚清装饰韵味浓郁的蝠纹更截然不同,艺术成就较高。
青花福山寿海图瓶,纹饰构图为清康熙时多见,苍茫云天,海浪起伏,一仙山由海浪中突兀而起,十只青花蝙蝠在穿梭飞舞。仙山皴法细腻,海水线条流畅。蝠纹高度写实,头如鼠,须如芒,翼上有浓淡变化,姿态生动传神,青花色泽淡雅而富有层次,与晚清蝠纹双翼细长,或弯如弓的平涂画法明显不同。
以狼和猪为瓷器纹饰历代少见,狼因其性残而为艺人所不为,《广雅·释诂》:“狼,戾,很也。”猪则因体肥态憨不见于瓷器装饰,而二者组合在一起的狼奔猪遁图则更为新奇。
粉彩豕狼图瓶,口沿处饰——周蓝料回纹,下为璎珞纹饰,足外墙亦饰一周回纹。画面构图饱满,一只恶狼在原野上追逐一只肥猪,体态一瘦一肥,色泽一黑一褐,下为皴擦而成的洞石,上为勾线渲染的松树,背景开阔。狼猪有西洋笔法,衬景则为中国传统画韵。背面墨书“豕性钝为首,狼形恶为贪”及“乾隆御览之宝”、“仁化”、“世宁”、“碧露”红彩印章四枚。底“乾隆御制”楷款。 海兽为明代艺人杜撰之兽,明清两代瓷器上多见此兽。民国海兽纹饰多承袭清康熙民窑风格。青花海兽纹凤尾尊,外壁分上下两组海兽纹饰,中以细密的几何条纹相隔,海兽凶猛威武,肌肉隆起处有细密均匀的鳞甲。与康熙民窑作品相比较,绘画不甚工细,特别是尾毛以细密的线条代替渲染。头部生动气韵不足,略显呆滞。青花色泽泛紫,层次感稍差。即便如此,仍不失为较成功的仿前朝之作。
民国时见有绘十二生肖纹饰器物。十二生肖又称十二相属,是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后以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其起源于何时不甚可考,清赵翼《陔余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后汉》:“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至汉时呼韩邪钦塞人居五原,与齐民相杂,遂流传人中国耳……则十二相属起于后汉无疑也。”又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粉彩十二生肖斗笠碗,外壁绘四组高士图,碗内口沿为红绿黄三组弦纹,心内为红彩弦纹一周,中为以红线相隔的三个扇面形,将碗心整体一分为四,每个画面内均绘三个动物,合为十二生肖。中间的上部为红彩如意云头纹,一条绿龙由云中露出首尾,一只半蹲的猛虎昂头上望,旁为一盘曲的红蛇,上方扇形内为一匹红马,一头黑猪和一只纯白的小兔,左边扇形内一头黑牛,牛背上有一只顽皮的小猴,前方有一黑色小鼠,右边扇形内白羊与黄狗相对而立,一只公鸡在旁站立。虽绘画不细,但构图较有新意,动物大小搭配,每组纹饰的色彩多有变化,冲淡了画工的呆滞。
民国时期的动物纹饰以仿制前朝传统纹饰的器物最多,虽画法没有新意,但绘画工细,仍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
粉彩云龙纹四象耳三件盖罐,盖面边饰、罐口沿边饰均为红、黄、蓝、粉四色回纹, 色彩艳丽,古意浓郁。近足处为一周海水纹,勾描细腻,色彩淡雅。 器心为红彩团龙纹。主题纹饰为红彩行龙,加饰五彩祥云。纹饰仿乾隆风格,但勾描略显生硬,只是与晚清同类纹饰相比较则细腻一些。底红彩双框“洪宪年制”楷款,为民国云龙纹饰器物中的精细之作。以青蛙为瓷器纹饰在前朝极为罕见,但民国时期却较为常见,虽题材新颖,但采用传统的构图方式及画法,故多少有前朝的影子。
粉彩莲池青蛙图梅瓶,颈部绘一周缠枝花卉,下为红彩几何纹一周,肩部为如意云头花卉纹,色彩艳丽,装饰风格有乾隆繁缛之风。主题纹饰为通景莲池青蛙图,几片硕大的荷叶和红莲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一只青蛙蹲踞在荷叶之上,寓动于静。另一只青蛙由荷叶上跃下觅食,几只草虫在荷塘上飞舞。画面的色彩艳丽,层次繁多。荷叶墨彩勾脉留白,青蛙勾线填色上加黑白点饰。画法明显具有清嘉庆、道光时的痕迹,但线条与色彩的运用好于前朝。
民国时期饰有动物纹饰的器物较多,但时代风格明显,艺术水平高的作品在传统技法内引入西洋画法,故较前朝同类纹饰质感强烈,而仿前朝之作虽不免呆滞之嫌,但绘画精湛细腻,而日常生活用瓷虽档次不高,但极少见有恶俗的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