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驿】
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与交通组织。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产生以后,消亡于近代邮政出现之时。
【中国邮驿】
中国历代王朝建立的国家通信和交通组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主要阶段有:商代的通信活动、周代邮驿、秦代邮驿、汉代邮驿、隋唐邮驿、宋代邮驿、元代邮驿、明代邮驿、清代邮驿等。
【民信局】
传递民间书信、物品和办理汇款的私人经营通信业务的组织。原称“信局”,又称“民局”、“民营信局”。
【侨批局】
侨批就是华侨的家信。应华南沿海地区方言将信叫“批”得来,因而经营此项业务的民信局就称为侨批局。
【邮政】
国家开办并管理的以传递实物载体信息为主的通信行业,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和人们联系交往的公用性基础设施。
【中国邮政】
中国近代创办的邮政通信事业。中国邮政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四个时期。
【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 & UPU)】
各国政府间商定邮政事务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874年10月9日,当时称“邮政总联盟”,1878年5月改称“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邮联”或“UPU”。1948年7月成为联合国负责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伯尔尼。
【邮资凭证】
表明邮件资费已经交付的证据。由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确定、发行。邮资凭证主要有:邮票,邮资已付戳记,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包封纸上的邮资符志,邮资签条,邮资机符志,邮资机签条等。其中使用最广泛、发行量最大的是邮票。
【集邮史】
研究集邮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集人物、集邮组织、集邮文献、集邮活动等的一门社会学科。集邮史可分为世界集邮史与中国集邮史。中国集邮史研究中国集邮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集邮的起源】
邮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现代邮政的重要标志之一。1840年5月6日,英国为改革邮资收费方式,简化手续,发行了“黑便士”。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邮票。
邮票的诞生,反映了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加强和信息传递手段的进步。“黑便士”邮票发行当天下午,不列颠博物馆的约翰.爱德华.格雷博士就购买了邮票,作为实行均一邮资制的纪念品收藏。这是集邮的开端,此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集邮票的行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也陆续发行邮票。邮票的大量发行为集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客观上又存在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宣传作用,故享有“国家名片”这美誉。邮票题材广泛,蕴含的知识丰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因此,它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收集、鉴赏和研究的对象。
“集邮”一词英文为“Philately”,它来源拉丁文Philo(爱好)和Atles(凭证)。最早出现在法国《邮票收集者》(Collectionneur de Timbre-Poste)杂志上。1864年11月,乔治.海尔宾(M.George Herpin)在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用这个词统称邮票收集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Philately”一词逐渐为集邮界所认同。
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邮票发行国的增加,集邮活动在欧洲一些国家盛行起来。集邮的范围也从单一地收集邮票扩大到收集印有邮资符志的邮政用品,邮资签条,邮政戳记,收寄运递过程中使用的邮政单据,经邮政实寄的信封、明信片、邮简、包封纸,以及与邮寄、邮资、邮票、邮路相关的公告、通告、规定等。
随着集邮者的增多,邮票交换活动逐渐开展起来,邮票商店开始出现。集邮者还举办了早期的邮展,编辑出版邮票目录,并逢发地形成集邮组织。1852年,集邮展览的雏形在比利时出现;1860年,最早的集邮协会在英国成立;1861年,第一本邮票目录《邮票》在法国出版;1862年,第一本集邮杂志英国《新知月刊》出版;1872年,第一次集邮会议在法国召开。至此,现代意义的集邮活动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