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武汉老集邮家欧阳承庆的一部湖北附加费邮集在美国一鸣惊人,夺得大奖,轰动中国邮坛,带动了附加费收藏热潮。
附加费是地方邮政部门为了发展本地区邮政事业,或补贴本地邮政亏损,对某些邮件在收取国家统一的邮政资费的同时,另行征收的地方性附加邮政资费凭证。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邮电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亟待全面更新。广东省毗邻港澳,对邮电事业现代化的要求最感迫切,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提出向广大用户加征附加费以筹措资金的要求,于1986年12月报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广东省物价局及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于同年12月31日联合发出粤价重字(1986)324号及粤局邮字(1986)91号文件,规定自1987年1月1日起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开始征收邮件挂号和印刷品附加费。次年起其他省、市、自治区相继仿效。除北京市、青海省和甘肃省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开征,到1993年形成高潮,直到1999年2月28日止,历时共计12年零2个月。附加费不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国外也有些国家征收地方附加费;附加费也不是中国80—90年代的产物,在民国时期也发行使用过附加费。
由于附加费的征收是各行其事,全国各省市及各县市附加费在起始时间、计费标准、征收范围、纳费方式、附票印制、章戳规制上都各不相同,错变体层出不穷,图案式附加费昙花一现等等。正是混乱,产生了丰富,出现了珍奇,给集邮者提供了广阔的收藏空间。
附加费的种类多如牛毛,其值得收藏投资的的首选品种是图案式附加费。物以稀为贵,现在市场上几乎很难见到图案式附加费,它比普通附加费有更高收藏投资价值。因为当时很多图案式附加费都生不逢时,如安康、远安、咸宁、房县等县市发行的附加费,都只使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因邮电部门发现图案式附加费因和邮票图案接近,容易混淆,而被停止使用。
图案式附加费值得收藏投资的有如下品种:湖北当阳1套2枚的“邮政附加费”,面值均为50分,图案为“陵金铁塔”和“长阪坡”,黑白单色印刷;咸宁的1枚30分竹笋图附加费;房县1993年5月6日发行的1套3枚彩色图案式附加费,因是错体,加上色彩鲜艳夺目,设计印制精美而具有较高的增值潜力;远安1套4枚的图案式“邮件附加费”;陕西安康的1套图案式附加费,印刷精美,色彩绚丽,因发行时间短遭到查处,具有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四川盐亭1套3枚鸿雁图,没有面值,颜色代表面值,3枚每枚的底色都不一样,分别为蓝色、草绿色和深绿色,前两色的鸿雁为深蓝色,深绿色底色的鸿雁为红色;陨西县1套2枚的鸿雁图“邮件附加费”;江陵县1套2枚的“邮政开发费”,该套附加费图案为古城墙,上面一只九头鸟,设计简洁,为白纸桔黄色单色印刷,面值分别为10分和50分,10分可找,50分难求,特别是求购50分的实寄封,难上加难;黑龙江的1套3枚图案式附加费等。
附加费的地方性决定了附加费的五花八门,因而有好多奇特的附加费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收藏就是要收藏奇特的品种,附加费就是一个充满了奇特品种的世界。奇特的附加费就特别值得关注。
1、无面值附加费。除了四川北川的飞雁图、四川安县地球铁塔飞雁图、湖北黄梅县发行的错体漏字“BAGU”、湖北房县的邮政编码附加费等,无面值附加费还有黄梅县1989年发行的带编号的“邮电附加费”等。
2、票幅奇特的附加费。首先是最大的和最小的附加费。最大的附加费为陕西西安4角附加费,其次是同套的3角:最小的附加费为湖北郧县1角,其次是湖北咸宁的“发展基金壹角”。
3、文字最少的附加费只有5个字,也值得留心,有京山的“开发费贰角”、“附加费叁角”等。
4、文字较多的附加费。文字最多的附加费是新疆查布查尔的大型直式收据,印有多项空白供手填的收费项目,其中附加费手填为“0.20”元,共有700多个汉字,堪称文字最多的附加费。
5、有简体字的附加费。简体字经常出现在附加费的章戳中,主要是“费”字的简体,即简化了下面的“贝”字。如十堰市1993年1月1日启用的“开发费”等。
6、前后变化的附加费。这类附加费要成组收藏,将前面的附加费和后面的附加费比较,方可发现其变化。
7、奇特名称的附加费。如“改制费”、“发展基金”、“集资费”、“普通印刷厂附加费”、“另加邮费伍分”、“农村通信开发费”等等。
8、用奇特方法印制的附加费。如江陵油印的附加费等,有的市县还有复印的附加费。
9、乡镇擅自发行使用的附加费。乡镇是没有权利发行使用附加费的,然而在附加费混乱时期,这类的混乱状况出现了。
10、试印样和未发行使用的附加费。特别是图案式试印样和未发行使用的附加费,市场价格比本票要高出10倍到数十倍,因为试印样极少,未发行票也存世量不多。这类试印样附加费有湖北咸宁1993年6月印制的“竹笋图”和商洛地区于1993年印制1套2枚仙鹤腾飞的彩图附加费票,面值为20分和40分。这类未发行而胎死腹中的附加票很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