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的珍贵古币
战国时期“桥形布”
广东省恩平市一市民收藏有战国时期魏国铸造的铜质货币,据推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此币平首、圆肩、弧档,与战国时期齐、楚、赵、秦、燕、韩各国普遍使用的刀币、布币、圜钱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因其档部如一桥拱,故称“桥形布”。此种币当时在魏国非常流行,但因币形较薄,且年代久远,现存留于世的基本上品相都残缺不全,而该市民收藏的这一古币图形清晰,图案工整对称,品相完好。
唐宋代古钱币
恩平市大田镇一吴姓农民曾在自家的菜园地里偶然挖出了600余枚古钱币,经鉴定,确认是唐朝和宋朝两个朝代的古钱币。
据这位农民介绍,2003年3月15日,他在自家的菜园里挖坑种植作物时,忽然挖出一个陶罐。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陶罐里面有一堆叠成球状的铜钱。他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年代的铜钱,于是专程送到恩城一位对铜钱有收藏兴趣的亲友张先生家里咨询。
张先生看到这一大堆铜钱,如获至宝,惊喜不已,他立即通知恩平博物馆。博物馆领导闻讯非常重视,即派出考古人员赶到张先生家里,与对古钱币有研究的张先生进行鉴定。
经过秤,这堆钱币重2.75公斤,根据每枚铜钱重量推算,这堆钱币大约由600余枚堆叠而成。整个球状由五枚一串、八枚一串和十枚一串纵横堆叠,工整有序。考古人员认为,可能装钱币的陶罐密封得好,加上埋藏的地方泥土干燥,因此未有一枚残缺。
据有关专家鉴定,这堆古钱币为小平钱,最早的至今已有1300年,最迟的也有近800年,其中有开元通宝、泉土封宝、天威元宝、天汉元宝、唐国通宝、宗元通宝及太平通宝等20多种。
清代地方铸币
钱币一般都由中央铸造,但在清代,地方也可以铸造钱币!一枚恩平铸造的清代钱币出土后,引发了古钱币学家的兴趣。这枚钱币形状如同砝码,重量大约8两。正面上方,铸有“恩平县”三个字,右侧铸“咸丰二年”四字,左侧所铸的字已经模糊,经过细心观察,依稀可辨认出“三月江广源”等字样。
恩平籍广东收藏家协会会员张先生说,经过鉴定,这枚钱币为银质,计重单位为10两,“江广源”为清代恩平的私人铸造厂,这枚钱币就是“江广源”铸造的。
这枚古币的发现纯属偶然,2004年,恩城的梁先生将自己乡下一间有400多年历史、已破旧不堪的老祖屋拆毁,准备重建新屋。当天,他雇请几名工人开始拆屋,当工人把一堵古代旧墙推倒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墙角下的污泥中,赫然露出一大堆古钱币,宋、元、明、清代的都有。
在出土的古币中,有一枚个头硕大,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恩平县”字样。梁先生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恩平也有铸钱,意识到该枚钱币可能具有历史价值,就立即与文物专家取得了联系。
据梁先生介绍,他家在清代比较富有,同治年间,恩平发生了“土客争斗”的事件,祖先为了逃避“土客之乱”,将积蓄下来的家财埋在地下,逃往他乡。后来,“土客之乱”平息,但埋银却一直没有挖掘。这批古币埋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
据专家介绍,清代前期铸造钱币并不局限于官方钱局,也可以由官方指定、由地方私人铸造。铸造后,可以打上铸造地的名称和铸造钱币的工场,在全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