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期,中国通行银两货币,在经济流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银元宝、银锞子、碎银子等。当时人们在商业往来中用秤称银子做买卖,银子块大了还要用锯把多余的锯下来,非常麻烦。后来随着国门开放,一些国家在经贸活动中带来了大批贸易银——成品银元,当时流入中国市场的银元先后有英国的“站人洋”、印度的“坐人洋”、墨西哥的“鹰洋”、西班牙的“双柱”、日本的“龙洋”等等。这对当时的银两货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这种银元,不用秤称,不用切割,小巧玲珑,使用方便,故受到中国商民的普遍欢迎。那些精明的西方资本家发现了这一商机,就从外国运进大量的鸦片等物品来换取中国的白银,回去后再把白银铸造成银元(每枚银元又可赚取白银1钱6分)。再来中国换取白银,这样就使我国白银大量外流。有鉴于此,一些朝野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清政府自铸银元。后来,两广总督张之洞便向英国造币厂购进全套铸币设备,在广东建成造币厂,于1890年铸造了自己的银元。清政府在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条例》正式规定以元为单位,从此才废除了数百年来的银两制度。
笔者收藏一枚1901年的英国银元就是百年前外国人用来套取中国白银的实物佐证。此银元正面是不列颠海神站像(故称“站人洋”),右手直握三叉戟,左手扶着一个“米”字面的椭圆盾,海面上一艘扬帆之船,上方是英文“壹元”,像下“1901”是铸造年份。背面是四等分如意头,上下书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面值,直径39毫米,重26.9克,含银90%。此币共有三种版别,1、在孟买铸的,三叉戟中央尖头处铸有阴文“B”;2、在加尔各答铸的,海神脚下旁书的“C”;3、在伦敦铸的无字。现在此银元一般年份收藏价值在100元左右,1921年版和1935年版价值千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