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我与家人到桂林阳朔过春节。一日晚上,我和女儿走到阳朔西街闲逛,发现一个摆着四方桌收购钱币的摊子。我凑拢去与摊主寒暄,这时走来两个农村打扮的小姑娘,其中一人从口袋里摸出两枚“乾隆通宝”交给摊主。
摊主与我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个不值钱,还有什么拿出来看看。”于是小姑娘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枚,摊主接去一看,是一枚一元的民国三年的“袁大头”,问她要多少钱,她答20元。我有些羡慕摊主的运气,忙问小姑娘还有没有,只见她从口袋里又摸出一枚,我两眼一亮,赶快从她手中接过。那是一枚5角的“四川卢比”。我放在手上翻来覆去地审视,确认是一枚真品币。这么多年来,我只是在书上和老友处见过,没想到在这儿巧遇了。摊主见我拿着一枚更值钱的银币,眼神中流露出惋惜、羡嫉甚至一种敌意来。我不理会摊主,问小姑娘要多少钱,她不加思索地说:“还是给20元吧!”
“这样”,摊主停顿了一下说,“两枚币都给10元,行不行?”女孩不吱声,似不愿意。为了缓和气氛,我便问她这些币是从哪儿弄来的。小女孩说:“从我外婆箱子里找到的。”我又问:“你外婆知道了不骂你吗?”“我外婆已经去世了……”
可能摊主不愿看到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于是开始掏钱。见此情景,我也乐得掏了20元给小女孩,两个女孩满意地离去了。那摊主开始把不满的目光对准我。我不敢正视他,只想早些离开,便转身招来一辆三轮,随即跳上车,叫他快走。还没离开两步,摊主突然一声吆喝,一下窜上来,在我肩上重重一拍:“师傅,就这样走了吗?”
我吓了一跳,一时语塞。摊主便道:“你要给点摊子费才对哟!我每场要给摊子费、清洁费,这费那费的,你倒好,不费一点力就把我生意抢了。我心不狠,给10元钱,走你的路吧!”
我马上满足了他的要求,逃也似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