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旧货网首页
中国旧货网,网上二手市场,废旧物资,企业库存,买卖,采购,求租,出租信息。内容加载中……
全部行业
行业二手信息,发布求购出售二手车,废旧电机,工程机械设备,内容加载中……
服务项目
免费发布二手信息,求租出租工程机,械设备,汽车。内容加载中……
手机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51旧货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古玩古董> > 钱币>正文
无解的“元曲豆 通宝”
https://www.51jiuhuo.com 来源:中华古玩网 时间:2012/8/16 17:27:05 浏览:129次
这枚“元曲豆通宝”小平钱,直径24毫米,穿6毫米,边厚1毫米,重3.6克,黄铜质却带青铜意味,铸作精良,钱文楷书,规整漂亮,旋读,光背,整个钱的风格类似日本“宽永通宝”,清秀端丽,传世古,品相极佳。这是我在金溪县城农贸市场一个制作、修理木杆称兼作古钱币买卖的小摊上购得的,其来源应是金溪乡下某地群众拿来出售给这位摊主的。初获这枚钱,我认为“元曲豆”是“元丰”的异体字或减笔字,它应是北宋“元丰通宝”钱中的一个版别。翻查钱谱可知,“元丰通宝”是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所铸,面文有篆、行、隶三体、旋读,分小平、折二两种。“元丰通宝”是宋代铸造数量最多的钱币,各种版别也特多,据传还有苏轼所书的隶字东坡之“丰”,甚为稀珍。但各种元丰钱谱只有钱文为行草体的把“丰”写成“曲豆”,正规的楷体也这样写的则未见一例。

    后来获阅《简明古钱辞典》(高汉铭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版),见其中“外国·日本”一节刊有两枚“日本元丰”图录,与我这枚“元曲豆”大同小异,丰字皆写作“曲豆”,不同之处只是彼为“单点通”,我这枚是“双点通”。书中定此钱为日本仿铸的“曲”头元丰。原来,中国钱币从唐代起就极大地影响周边国家的币制,日本在和铜初年(708)就仿唐开元通宝铸行“和同开宝”,后来还请中国工匠帮助铸钱。到平安朝天德二年(958年,中国五代时期)因铜产不足,制作薄小的“乾元大宝”之后便停止了本国钱的铸造,改用中国钱,或铸行完全模仿宋明铜钱的方孔钱,《日本货币简史》一书说这种做法延续将近500年,成为世界货币史上一个主权国家行用另外一个国家货币的奇怪现象。室町后期至江户时代(约1573——1688),日本官炉仿制及民间私铸中国钱极多,多是仿北宋钱,如元丰、元祐、皇宋、熙宁、天圣、圣宋等钱,作为其流通货币。因两国贸易关系,这些钱流入中国也多,故国内常可发现日本仿铸的北宋钱。

    然而,细究起来,日本“曲头元丰”尽管制作精整漂亮,却应是一枚“错版币”,因为日本人把“丰”字写错了。《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说:“丰,豆之丰满也。谓豆之大者也,引申为凡大皆曰丰从豆,象形。唐本曰:从豆,从山,丰(fōng 声:蜀本曰:丰声,山取其高大。按:丰,草盛丰丰也,与丰音义皆同。”(可见丰、丰古为二字,多数时候它们读音和意义相同,现代以“丰”作“曲豆”的简化字,完全取代了“丰”字)。中国的“元丰通宝”应该是这个“丰”字。而日本元丰作“曲豆 ”字,《说文解字注》里“曲豆”即“丰”字,“丰,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li)同。”可见“丰”、“丰”两个字意义读音皆不同,写法也有明显差异,丰上部是“山”字,丰上部是“凵”形(器;皿状),丰读丰(fōng 声,丰读礼(li)声,故二字在《说文》里分属两部。查《中国书法大字典》古人草书可以把丰写成“曲”字头,但正规楷书时,“丰”“曲豆”是不容混淆的,否则就是错别字了。从字义看,丰为丰满丰富之义,“元丰”二字搭配则包括很多意义,而“曲豆”(即丰)为一种礼器,“元丰”二字搭配根本就无解了。日本人未作细考,仿也仿借了,以致发生了这个“亘古错案”,想来,这可算是钱币史上的一桩趣事吧。

关于旧货中国(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竞价广告位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2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