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钱币拍卖会吸引了不少集币爱好者,一些钱币持有者也想参与,可就不知什么样的钱币才适合拍卖?笔者曾参加过多次钱币拍卖会,对参拍的各种钱币情况也略有所知。
凡参加拍卖的钱币收藏品,首先要珍贵,只有市场上较为罕见的品种,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拍卖的形式去参与竞买,如果参拍的钱币在一般邮币卡市场上都能买到,人们又何必出高价去拍卖会上竞争呢?近年来所拍卖的钱币收藏品大部分都是一些定价较高的品种,古钱币中有较为罕见的先秦刀币、布币及其他朝代的稀有钱币;近代银币一般都是品位很高、存世极少的各式龙洋及中华苏维埃银币;纸币有满清的银票、民国时期及第一套人民币里品相较好、存世较少的精品。档次较低的普通钱币参加拍卖的机会则较少。
其次是一些难以定价的钱币珍品和存世孤品,通过拍卖,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如“民国二十一年金本位船洋”、“民国三年袁大头签字版”及“奉天省造一两光绪元宝”等,这类银币实在太珍稀了,有的已成为绝世孤品,一般的钱币交易市场里根本难见其踪影,也很难准确地为它们来定价,只有通过拍卖会的竞拍来显示其价值,从而确定其真实价格。有些钱币单枚一张或许不是很珍贵,但一旦成套或连号组成了系列也就有了很高的拍卖价值。如“第二套人民币全套(共13张)”、“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系列金银纪念币三组(共9枚)”、“第三套人民币贰元券(车床工人图案)100张连号码”等,都是拍卖场上常见的拍品。
对那些手中持有钱币珍品但缺乏钱币知识的人来说,通过拍卖,不仅增长了知识,学习了鉴别钱币真伪的本领,同时也使他们手中的珍稀钱币找到了出路,并拍出好价钱。有些钱币品种,收藏者本身并不知其价值,无法进行整理和定价,送去拍卖行,请拍卖行的专家们进行分析定价,倒也确实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