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召开的第九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展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加快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透过此次危机,再生有色金属企业普遍认识到,规模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经营水平高、科技力量强、管理规范的企业发展速度快;环境保护好的企业才能得以生存。
行业生产逐步恢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再生金属分会会长王恭敏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由于市场价格因素,废旧金属回收企业回收数量减少,加上国外进口量减少,对我国再生金属园区及企业的原料供应产生了影响,企业的开工率不到50%。从二季度开始,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有色金属市场开始回暖,再生金属企业生产逐步恢复。
上半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251万吨,其中再生铜95万吨、再生铝120万吨、再生铅36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6%、7.6%、增长5%。进口废旧有色金属261万吨,其中含铜废料174万吨,含铝废料8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39.8%和18%。
王恭敏指出,规模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充分利用全球金融危机下投资成本低等优势,新建项目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年预计新增再生有色金属产能120万吨,其中再生铜产能40万吨、再生铝产能达50万吨、再生铅产能达30万吨。随着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估计今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
规模化是行业主流规模经济是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主流,只有规模化才能保证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水平。今年以来,陆续在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东川发生的铅污染事件,对行业企业触动很大。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和清洁生产,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改造和节能减排。据介绍,目前有些企业再生铝熔炼的重油消耗能做到每吨铝90公斤油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恭敏表示,工信部目前已完成《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并正在制定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这将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划和准入措施。按照规划,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1110万吨,其中再生铜380万吨、再生铝580万吨、再生铅150万吨,再生精炼铜占当年精炼铜产量比例达到40%,再生铝、再生铅产量占当年电解铝、精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30%和30%以上。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规划和引导当地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据介绍,广东省清远市组建了“清远市再生金属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国再生铜都(清远)再生铜交易中心”,将引导当地再生金属企业借助金融工具规避现货市场经营风险,为行业金融工程研究和行业期货与现货联结的套期保值、投资与避险提供服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进口国,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所需的废旧有色金属中有2/3依赖进口。针对这种情况,王恭敏强调,国内、国外的废旧有色金属原料来源都是有限的,他呼吁再生金属行业加强行业自律,不要盲目扩大产能。
第九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展览交易会将于11月3至5日在广州举行。据悉,今年展览交易会将扩大外延,以满足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吸引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参展。本届展会加强了与国外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国际性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