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产能过剩、海外面临反倾销诉讼,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近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工信部获悉,为规范行业发展,工信部将组织行业制定产品标准,对产品及企业进行认证,尽快出台多晶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并配合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
工信部指出,太阳能光伏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产业政策不明晰,准入门槛较低,国内已出现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给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8年已达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6年的时间增长了600多倍。利润的丰厚促使更多、更大的资金在近两年涌入光伏电池产业,目前,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1/3。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有350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倒闭歇业,幸存者只剩下约50家。
由于我国光伏产业95%的市场在海外,严重依赖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德国市场,发展随时受到有关国家政策变动的影响,一旦政策变动,出口必定受到影响,从而加大国内产能过剩。近期我国光伏产业就不得不抵抗来自海外的反倾销压力。
上个月底,德国两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德国政府及欧盟上书,称“鉴于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生产企业获得了政府的不当补贴,有必要阻止地域范围内的发电投资商购买相关产品。此外,德国光伏产业联盟也在游说欧盟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德国方面将在年底前决议是否对指控的中国厂家倾销问题寻求监管措施。
针对内忧外患,工信部表示,对内工信部将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行业管理,在与相关部委共同完成全国光伏企业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多晶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并着手开展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的研究,积极引导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工信部将牵头组织成立国内光伏产业联盟,加强国际交流,应对海外反倾销诉讼。
据悉,在德国太阳能行业对中国提出反倾销申请后,国内多家光伏企业已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由江苏省无锡尚德董事会主席兼CEO施正荣率领的中国光伏企业代表团也已紧急远赴欧洲,与欧盟相关企业就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一事展开沟通。
施正荣24日驳斥了德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对其提出的倾销指控。他表示,中国政府有扶持太阳能行业的计划,不过德国也有此类计划。他还驳斥了有关中国太阳能公司获得低成本信贷和环保标准宽松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