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电 美国空军15日宣布,无人驾驶测试飞行器X-51A“驭波者”第三次超高音速飞行试验失败,飞行器坠入太平洋。军事分析师认定,这次飞行在测试焦点、即超燃冲压发动机未启动前宣告“流产”,恐怕让项目今后的推进遭遇挫折。
飞了16秒就出现故障
按计划,X-51A“驭波者”当地时间14日由一架B-52型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运载至太平洋上空大约1.5万米处。在这一高度,它将脱离母机,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加速至大约6倍音速,冲上将近2.1万米的高度,持续飞行300秒。
然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成员查理·布林克15日宣布飞行测试失败。声明说,“驭波者”顺利脱离母机,助推火箭成功点火。但16秒后,飞行器一个平衡尾翼出现故障导致失去控制,最终坠入大洋。
没来得及启动发动机
军事策略研究网站“全球安全”主管约翰·派克说,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相比,平衡尾翼更容易制造;另外,发动机没有启动便坠入大洋,导致研究人员无法获得一些关键的运行参数。因此,就时间成本、技术含量和测试效果而言,这次试飞的过早“夭折”确实可惜。“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前,子系统出现的问题导致测试终结,”布林克说,“我们已经为发动机点火创设适宜条件,非常有希望达到测试目标。”
遭遇挫折 三次试验两次失败
这是“驭波者”第三次测试持续超高音速飞行技术,前两次测试一次成功、一次失败。2010年5月,研究中心工程师让“驭波者”作首次测试飞行,以大约5600公里的时速持续飞行143秒,让研究人员振奋不已。2011年6月,“驭波者”再次升空,因发动机气流问题没有完成测试。美国空军称,用于试飞的“驭波者”现仅剩一架,尚未决定是否让它继续开展飞行测试。“驭波者”这次飞行失败,对项目总体发展构成较大冲击。新华社
潜力巨大 新技术军事价值高
超高音速飞行指时速超过5倍音速的飞行。《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现阶段资助6个超高音速主要技术项目,过去10年间投入项目经费大约20亿美元。美国空军先前称,设计“驭波者”并非为开发特定武器系统,而是为检验它运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这一技术一旦成熟,可以用于超高音速武器和侦察机。该技术在研制新一代导弹、军用飞机、航天飞机等方面的运用前景看好。新华社